[爆卦] 中國的光與影【中國篇】(二)狼虎之治

作者: PTTakatsuki (akatsuki)   2015-07-27 20:26:36
《如果有人問你,你對中國的印象如何?你會如何回答?》
《自大、素質低、玻璃心,還有呢?》
《恐怕一時半會除了上面常耳聞的貶義標籤以外,找不到其他答案。》
《也許我們並不了解中國,對中國人了解的更少,》
《因為台灣的教育、社會總要我們別多問,別了解,背答案照做就是,》
《政府怎麼宣傳,你就怎麼接收怎麼做,》
《不然,你就準備被扣上一頂○○的帽子。》
《而沒有認知作為基礎的選擇,不過是一種盲從,》
《也是一種一廂情願的想像,》
《以前罵共匪,現在大喊兩岸一家人就是盲目最佳的寫照。》
中國的光與影(二)【狼虎之治】,繼續帶你了解中國,反思台灣。
──────────────────────
首先,先來談一下在中國遇到的兩個故事好了:
A)發生在一個地方的小餐館:
  這個餐館我蠻常光顧的,老闆娘大約四十歲不到,
  請了一個大概三十出頭的男員工,平時都是這個男員工負責點菜收錢,
  男員工個子高高瘦瘦,說話也斯斯文文的,
  因為太常看到這個男員工,一度還認為他就是老闆。
  
  有一天吃飯時間,點餐檯前不是這個男員工,而是另外一個胖男人,
  這胖男人看起來身形矮胖,長相也略顯粗獷,我內心判斷他脾氣不好,
   
    這時候一個電話響了,胖男人接起來,只聽見電話中吱吱喳喳的聲音…
    胖男人說:「你怎麼沒有來上班呢?」
    電話中劈哩啪啦的一大串,聽起來似乎很激動,
    此時胖男人說:「诶...你怎麼罵人了呢?」聲音開始略往上揚,
    
    依照我對這胖男人的粗略印象,還有在台灣的經驗來看,
    接下來免不了要一場破口大罵了,誰知道…
    
    胖男人竟然不慍不火,語氣平和的說:
    「你要工資可以說阿,幹嘛罵人呢?罵人是不對的啊。」
    
    
    愣了一下,我回過頭去,確認了一下拿電話的的確是剛剛看到的胖男人,
    再看看他的表情,依舊平常,毫無生氣的感覺。
    
    此時的我,在旁邊客人眼中,恐怕表情像癡呆吧?
    我萬萬沒想到,這樣一個小餐館當中,看起來再平凡不過的胖男人,
    看起來也沒啥文化,卻能如此淡定平和地回應罵人的事情,
    當我後來知道他是老闆的時候,看他對待女兒的和藹可親模樣,
    我再次愕然…
  
  
  
  
  B﹚發生在旅途中的火車上:
  
    中國的火車,往往負責平民百姓返鄉過節的重大責任,
    由於票價和其他交通工具比起來,相對要來的便宜,為了省錢,
    多數社經地位一般的農民工、年輕人、大嬸大叔都選擇它,
    儘管速度緩慢,旅途往往要耗上一天以上的時間,
    火車的票仍還是常常一票難求,尤其逢年過節更為明顯。
    
    這天在火車上,幾個年輕男孩半路上車,因為沒票而站在走道聊天,
    聽起來是一群同省份都在外地工作準備返鄉,才會湊在一起聊天。
    
    這幾個年輕人身材瘦高,染著頭髮,講話聽得出來也是學歷不高,
    嘴裡還嚼著檳榔(中國的),起初還會到車廂中間的過道去吸菸,
    雖然菸味仍會飄到車廂,卻至少不是直接影響到其他人,
    
    但後來時間長了,可能站了十幾小時累了,
    年輕人只有一個有座位,剩下兩個輪流交換坐,
    於是坐在地上直接就點起了菸來,
  
    這時,車上還有年紀很小的兒童,按理說是不該這樣的,
    於是我內心掙扎了很久,到底要不要開口去勸一下,
    但那幾個年輕人,如果用台灣話來說,看起來就是中國八嘎窘,
    萬一他們不爽的話…
    
    最後,我仍是站起來拍了他們的肩膀,
    指了指車上的兒童,請他們別在車廂內吸菸。
    
    令我再次訝異的是,這幾個年輕人,臉上也沒有不悅,
    幾個人直接就把菸熄了,更沒有多說關你什麼事的台詞。
    後來還問我要不要吃零食(火車上販售的),我笑了笑婉拒了。
    
    從他們的表情和反應來看,
    自己被他人糾正,對他們而言,可能只是無傷大雅的事情,
    但同樣的這個行為,在台灣,可能會得到一陣訕笑,或者爭吵。
    
  
  
  
  
  
  這兩件事讓我深思了許久,一直在想,到底為什麼?
  為何自己會認為他們該要生氣,
  為何他們又能夠坦然面對自己的錯誤或他人的指責?
  
  如果是你我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能夠淡然處之嗎?
  這個疑問,一直到今日,在我心中仍沒有答案。
  
  
  
──────────────────────
《自國民黨來台後,國共兩黨在各自的地盤上實施其洗腦教育,》
《表面上,國民黨推行的是三民主義,是民主,》
《在中國,共產黨推行的是共產主義,是專制。》  
《一直以來,國民黨總告訴著我們:中國被共匪竊取了。》
《總是告訴著我們,中國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總有一天,我們要用三民主義,解救身在中國的同胞們!》
《悲哀的是,幾十年後我們竟發現,自己才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還有,其實我們一點也不自由…》
統治者為了要鞏固自身政權的穩定,往往會採取各種手段,
而這一群系出同門的黃埔國共,
儘管口號迥異,中心思想卻是差不多的,
在前篇【中國樣品屋】當中曾經提及:
國民黨腦袋草包貪財怕事,又愛結黨營私,
共產黨工於心計作風強悍,且手段狠毒。
過去,為了要在美蘇冷戰時期取得一席之地,
國民黨以美國防堵共產赤化的盟友自居,在美方刻意的幫助下經濟蒸蒸日上;
而共產黨的盟友蘇聯,當時因軍備競賽而有苦難言,無法提供中國太多幫助。
共產黨紛紛推行了幾個重大的改革,但幾乎都是七傷拳,還未練成已元氣大傷。
迄今在中國的節目上,仍可看到對過去這些改革的評價和討論。
儘管如此,中國在共產黨的勃勃野心之下,雖跌跌撞撞,
但也並未如國民黨和美國當初預料的提早解體或敗亡,
雖然改革緩慢且錯誤政策眾多,但共產黨對中國的統治漸漸穩固,
相對於國民黨早已安於現狀,撈的不亦樂乎而逐漸忘記反攻中國的口號,
敏銳如美國,便順水推舟和中國正式建交,並斷了國民黨的中華民國夢。
俗話說的好,『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同出黃埔的國民黨和共產黨,在中國的眼中又是如何評價國民黨的呢?
「貪財、怕死、腐敗、不重視人民。」
「老蔣神勇,但底下集團貪腐太多,終致失去民心。」
上面這兩段,都是中國抗日劇中常見的國民黨形象,
中國的電視劇,只要題材敏感,都得由廣電總局過目後才能播出,
而對國民黨的形象營造,自然也有一定的『共產黨認證』真實度。
雖說電視劇始終是杜撰居多,但回過頭來看看現實,
是該說歷史重演,還是說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這我也不清楚了。
只不過,國民黨可能認為歷史久遠,何況人事已非,
加上國民黨又不怎麼愛看中國的電視,
看到國民黨在向中國推銷台灣的風土和產品時,
我不禁想起電影中妓院老鴇向嫖客推銷底下姑娘的場景…
哪天真的被國民黨推銷成功,不再是一邊一國,
共產黨要怎麼對付這個昔日仇人,仍是個未知數。
──────────────────────
《共產黨的底限是『政權』,不觸及這塊一切好說;》
《國民黨的底限是『朋黨』,觸及這一塊一切免談。》
(※註:朋黨觀念引用cgi0911大在友宜氣爆錄音一文中的介紹)
(在此也感謝cgi0911大對朋黨觀念的解釋,令我有很大的啟發和聯想!)
有人說,中國人不認為自己沒自由,是因為中國人從未擁有過自由;
但在我看來,中國人是因為懂得如何不觸及共產黨的底線,而享有一定的自由。
但身在台灣的我們呢?一直相信課本上說的民主和自由,認為自己擁有,
實際上,我們擁有的,卻都是單一選項的自由。
但我也不認為,哪一邊優於哪一邊,只是都不算自由的情況,
中國的老百姓,也許普遍活的不像台灣的我們這麼壓抑罷了。
那麼,草包的貪腐集團,要如何統治一塊強佔來的土地?
簡單來說,對下一代靠的就是『洗腦』,對成人就是『暴力』加『分化』。
先說『洗腦』吧:
草包集團顧名思義就是草包了,對於治理國家或是帶領國家這些自然都不懂,
但為了維護自身統治的正當性,首先就得改寫歷史,扭曲真相。
有人說,改寫歷史,扭曲真相有什麼用?
很簡單,讓下一代台灣人誤以為,這群草包才是台灣的救世主,
不然,誰會願意把自己的勞動所得,拿出來貢獻給這群草包?
像那些只在中國打過仗的老兵們,還有那些所謂的有功將領,
說白了,就是要台灣人去供養整個國民黨帶來的利益鍊集團不是嗎?
接著,再讓下一代的台灣人誤以為,台灣和中國密不可分,
不然,喊著要反攻一個毫無關係的大陸,誰會認同?
何況還要每家每戶男性,都去浪費幾年時間盡國民義務服兵役,誰會去?
最後再把歷史扭曲,把原本屬於日治時期既有的建設歷史給抹去,
把歷史修改成全都是草包們的豐功偉業、英明建設成績,
不然,萬一百姓都知道幾十年來草包集團只會中飽私囊,
誰還願意繼續納稅盡什麼國民義務?
這些政策和變革,自然不會受到當時台灣的有識之士們認可和接受,
只是面對這些質疑和反對聲浪,草包集團依舊採用暴力和分化解決。
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時」,
跟著草包集團來到台灣的軍隊和情治系統,還有草包集團眷養的地痞流氓們,
平日坐領乾薪,也沒什麼事情好幹,此時正好派上用場,
遇到這種不用上戰場,就可以練練拳頭的軟柿子活,倒是樂意至極,
抓抓百姓,扣上罪名,再讓你人間消失,比以前打共產黨要簡單多了,
好百姓,不打嗎?好知識份子,不壓嗎?
台灣社會的黑、金集團所以勢力龐大,功勞絕對有草包集團的一份。
而草包們長期吃香喝辣因此勾結的富豪商賈們,更漸漸掌握社會的話語權。
洗腦和暴力手段提過了,接著來說草包集團最擅長的『分化』吧:
由於深怕台灣有識份子再次聚集起來,反抗草包集團的統治,
於是草包集團利用其眷養的那群共生結構成員,
例如軍警系統和教職人員,大玩『貼標籤』的分化策略,
這個策略的中心思想很簡單:
既然我草包集團比你們台灣人少,那我就把你們分化成一個一個小團體,
這樣一來,你們台灣百姓也就無法談團結,更別說反抗了。
其實台灣有句話說:『台灣人撒的尿,連拌砂都辦不到。』
我一直認為這句話也是一種草包集團刻意灌輸下來的觀念,
實際上,台灣人不是無法團結,而是草包集團養了太多的利益共生者,
上從軍隊到情治單位,下到學校教官和一些早期的老教師,
無一不是厲行著草包集團的『抓耙子』任務,
軍隊設立憲兵專門找那些(思想有問題)的官兵,
情治單位專門找(思想有問題)的百姓和知識份子,
學校教官和老教師回報那些(思想有問題)的學生和老師),
草包集團的這套特務的安排手法,連共產黨在電視劇當中都頗多著墨,
但一套只能對付自家人,而無力對外的國安系統,只是虐待百姓的工具罷了。
而在另外一頭的中國,草包們的師兄弟共產黨也在進行洗腦的運動,
雖然本質上都是為了鞏固政權,但背後卻有極大的不同點。
就拿草包們最愛給年輕人戴上的『紅衛兵』帽子來說:
這個『紅衛兵』運動,實際上是一個毛澤東為了打倒他的政敵們,
而在利用學生、農民、工人去推行的全國性運動,
運動的目的是破壞原本的「政經利益鍊共生圈」,
包括地主、富豪、資本家、特務、反改革派等實體階級,
也包含儒家階級制度觀念等思想觀念的破壞去除。
這個紅衛兵橫行的文革時代,在國民黨的課綱上普遍簡單帶過,
只說是中國共產黨的惡行之一,卻並未細說其細節,
我想,可能文革中破壞掉原本的「政經利益鍊共生圈」觀念,
很大一部分和國民黨自身的形象太過接近也說不定。
經過這個運動,中國幾乎把商人和資本家(也就是投資者或生意人)都鬥垮了,
之後很長一段時間,社會上仍瀰漫著敵視資本家和商人的風氣,
這也是為何到改革開放之後,國外為何遲遲猶豫要不要進入中國投資的因素,
畢竟這段把商人和資本家剷除的黑歷史,讓商人和資本家或多或少仍有所顧慮。
另外這段運動,也把當時的中國藝人們都一併剷除了(為了破除偶像信仰),
加上電視機在1980年代以後才慢慢普及於民間,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只有按照國家允許和規定而製播的節目存在,
自然也沒有演藝圈、娛樂圈、或者是明星藝人的存在,
對於台灣的藝人才會如此捧場和熟知。
從這裡大概可以看出,國共雖然為了鞏固政權,都採取了一連串的手段,
但國民黨,自古至今都是利用政商和軍警去肅清底下老百姓,以維持政權穩定;
而共產黨,自古至今都是利用老百姓去剷除上層的利益鍊團體,以取得政權。
就好比現在的國民黨政權,還是仰賴著政商和軍警黑金樁腳等鐵票利益集團,
共產黨卻只把商人藝人看成跳樑小丑,絕大多數的政策制定還是百姓取向。
即便如此,對於兩個國家的未來,國民黨傻傻努力推銷的統一,
我仍是不能認同的,就像許多人說的,
相較於國民黨,統一後,百姓們也許會過得好一點(?)
但要拿萬一哪天,家人親友被哪個大官看上或大官二代找麻煩,
我不想要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就被套上一個叛國的麻圈自殺掉。
雖然說現在看起來,也越來越難保國民黨會不會哪天也跟著這樣做就對了…
──────────────────────
這篇的最後,
來聊聊國民黨給予我們的『單一選項的自由』,和貼滿身上的標籤吧。
記得文章最初的那兩則故事嗎?
一個看起來其貌不揚的胖子老闆,卻平淡無奇地解決掉一個爭吵,
幾個看起來不學無術的中國八嘎窘,卻泰然面對陌生人的勸導。
如果那個胖子老闆在台灣長大,這下說不定上社會新聞了,
而那幾個中國八嘎窘如果在台灣成長,我可能也不會在這裡打文章…
我想,很大的原因在於國民黨這個草包集團,讓老百姓太苦悶又太壓抑了。
只給我們單一選項的自由,又給每個人貼上滿身的標籤,
這些單一的選項和標籤底下,又有幾個人能真正自由地活著呢?
大概只有達官顯貴吧。
從小的教育就灌輸我們一個觀念(不能犯錯,錯了就要受罰),
於是我們只好死命記著背著正確答案,避免犯錯受罰被罵。
但詭異的是,我們的教育卻又歡迎我們打小報告,
當了抓耙子,還可能獲得獎勵,
國民黨就藉著這種互相當抓耙子的方式,來掌握並監視知識份子,
因為知識份子在國民黨的經驗中,曾經反對過國民黨的統治。
我們的教育也不鼓勵發問,因為長官是那些壓根沒有墨水的地痞流氓集團,
你問的問題很可能會把他們問倒,讓他們沒面子失威風,
而以前一堆跟著國民黨來台的外省老師,也是要學生不要問些『課外』的問題,
他們總說因為不會考,所以不用知道,
實際上卻是因為他們只了解中國,不懂台灣;
這些太愛發問、太有想法的學生,全都會被列入黑名單,約談和找家長。
電視節目也一樣,一系列的軍教片總是千篇一律的劇情,
一群血氣方剛但不遵守紀律,沒有服從概念的年輕人,
在經過了軍隊的訓(洗)練(腦)之後,終於知道了服(閉)從(嘴)的重要,
學習到合(同流)作(合污)的精神,成為一位成(無)熟(腦)的中華健兒!
而高官將領們則喜孜孜地認為自己御兵有方,
對於底下的有如屎坑般的軍中陋習視若無睹,
就像當年的國民黨軍隊,誰敢說出真相,誰就會被切割掉,
一種極為扭曲變態而又沾沾自喜的文化。
在這樣的教育過程,很多人學會了站在權貴身邊抱大腿,
學會了睜眼說瞎話,再用著一張一張的標籤貼在同胞身上,
八嘎窘、壞學生、肥宅、CCR、草莓員工、黨工、柯粉等等,
這些數之不盡的標籤,在你我沒有意識到的時候,
已經把你我分成一個又一個極小的團體和族群,
小到我們無力去改變和反抗現實。
更悲哀的是,在這場人生的單一選擇題當中,
我們連放棄的權利都沒有,一旦選錯或做錯,
馬上就被歸納和丟棄到人生失敗組,
面對的是無止盡的家庭壓力和社會輿論,
就像不愛念書的學生,直接被分配放牛班去,
被家庭不解,也被社會排斥,你說他們能不變成八嘎窘嗎?
這樣一來,『八嘎窘』和『好學生』的分化也完成了,
兩個標籤就把一堆人區分和丟棄,這麼好用的辦法,怎麼可能不多加利用呢?
還別說那些介於好學生和八嘎窘之間的學生,
有太多上不上,下不下的學生,在教育中無法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有些就這樣選擇了登出人生Online,
因為家長和師長都只給了一個標準答案,
無法達到,你就等著被區隔開和丟棄不管,
而擠進窄門的人們又冷嘲熱諷的對上不去的人們說:
『都是你們自己不努力,今天才會變成八嘎窘和22K!』
『你們這種人念書也不用心,真是社會的○○!』
知道國民黨政府看見台灣老百姓分化對立成這樣子有多開心嗎?
對他們而言,
一張標籤,像是『○粉』就可以分散掉多少百姓對貪腐的砲火,
一張標籤,像是『○吱』又可以分散掉多少百姓對舞弊的注意力,
一張標籤,像是『年輕人沒競爭力』又可以少掉多少對他們的監督…
實際上,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總是有人在創造新的名詞和標籤,
從正妹、宅男、草莓員工、○粉、小模、恐龍家屬、大腸花、學匪,諸如此類,
這些名詞,實際上都只是被創造出來轉移注意力的標籤,
用一些爭議性的名詞引起大家的注意力,輕易造成對立;
而這些標籤,充滿直觀性又不加任何說明的斷章取義,
外加往往帶有一定程度的負面含意,長期被戴上這些帽子,
老百姓們又怎麼能夠可能泰然面對他人的勸導呢?
就像在中國,
你看不到商人跳出來大喊不排除出走,
(中國政府會叫你關門,不然就轉型,)
也看不到商人敢在電視上抱怨年輕人貪圖輕鬆的工作,
(中國年輕人沒人吃你這一套,)
不會看到商人說都是政府的錯,政府決策錯誤;
(說了就等著政府單位三天兩頭來找你泡茶聊天,)
不會有面對黑心油那般證據確鑿的案件,卻說罪證不足,
(中國的地溝油那位,可以goo一下,)
更不可能看到中國政府呼籲百姓要共體時艱,勒緊褲帶,
(開玩笑,中國的面子問題。)
像某位馬桶沖美金的也絕不會不會因為什麼沒有對價關係而不是貪汙。
(金額這麼多的,如果不是功國元勳之後,正常都判死了。)
只有種花民國台灣區顧麵桶政府認為:
『千錯萬錯都是老百姓的錯!』
幹!難怪你們當年會丟掉大陸!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