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電視名嘴邱毅所認知台灣先民抗日的印象只停留在「竹篙綁菜刀」 的戲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U-y5xK62tg&t=10m31s
對於兩甲子的乙未抗日稍有涉獵的我深深不以為然,又不是標榜刀槍不入的義和團
「竹篙綁菜刀」如何跟有配備新式武器的日軍,纏鬥近半年呢?
乙未抗日戰爭前,在台灣的清軍和義軍編制模仿中國內地軍隊編制,一個營隊先有砲隊、
槍隊支援火力,刀矛隊最後在短兵戰才會出現。
美國的新聞記者戴維遜(James W.Davidson)曾記載兩甲子前的4月間,他拜會台灣巡撫唐
景崧的情形,唐景崧聲稱:「台灣有八萬名兵勇,步兵配備著新式的單發與連發毛瑟槍、
Lee步槍、最新的連發溫徹斯特卡賓槍。」
香港電報通訊員麥爾斯(Myers)所著〈台灣戰況通訊〉也記載抗日民軍所用之武器。
:「先前中國將領撤退之際,將多數毛瑟鎗、連發鎗及可觀彈藥移交客家,如今
彼輩均已熟練此等武器之使用,對日人而言係重大威脅。」
抗日軍除了以「山炮」為主要支援步兵火力外,還有一秘密武器─加特林(Catling)手搖
機槍,清軍把它稱為「格林炮」或「格林快炮」。
電影「末代武士」所描述的「西南戰爭」(1877年),裡面就有此武器的出現。日本人亦稱
呼此機關槍為「加特林砲」。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日軍曾多次遭到清軍攜帶的加特林機槍的重創。
在乙未日本侵台前後,加特林機槍已在台北兵工場彷製、並大量被抗日軍使用,這些情景
都一一被記者戴維遜及日本的新聞記者紀錄在案。
它曾在北部的瑞芳及南部的嘉義大林戰役發揮效力
http://0rz.tw/zXWiB
此外,乙未抗日的游擊戰大都出現在北台灣的日軍以小部隊利用河運和鐵道運輸時的攻擊
台灣各地的村落戰和市街戰則讓日軍苦不堪言
如桃園平鎮的村落戰
http://talin5814.web.fc2.com/war/iwe_study/11/ping_tsun/ping_tsun.htm
及嘉義大林的村落和市街戰
http://talin5814.web.fc2.com/war/iwe_study/10/talin_tourguide.htm
都創下以寡擊眾的大捷
屏東的茄苳腳(佳冬)村落戰也讓日軍損失不少
http://talin5814.web.fc2.com/war/iwe_study/6/chiado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