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其他] 連國中生都看得懂的「貨幣學」

作者: sylfie (天哪我沒寫名片檔!)   2015-08-11 18:03:01
  打從小時候在男女版發廢文的年代之後,就沒有被人敲碗要過續集了,真的是老
  了,科科。
  閒話休提。
  首先跟大家介紹一下資訊來源:
  Monetary Reform - A better monetary system for Iceland
  http://goo.gl/us0ONt
  (連結是冰島總理的聲明,最下面有PDF全文可以下載)
  這份白皮書是冰島總理委託英國經濟學家提出的,今年三月底面世,引起一陣騷
  動。可以GOOGLE「iceland monetary」找到更多報導。我也不知道現在這份改革
  白皮書推動進度到哪裡,所以讓我們進入內容吧。
  我不會詳細介紹整份白皮書,尤其有三分之二都是在談「問題出在哪?」而這串
  文章已經在談這個問題了。我只針對七、八、九三章當中提出來的新金錢模型和
  轉型作為來介紹。
  一、銀行的角色轉變:
  債務金錢制度裡,銀行的放貸等於是在創造貨幣(準確一點說,是創造貨幣乘數),
  同時又可以決定要通過哪些貸款。等於同時掌握了「決定貨幣發行數量」和「決
  定貨幣要用到哪裡」的權力。
  主權貨幣制度裡,銀行沒有這兩項權力,回歸到單純的轉帳、存提款服務提供者。
  原本那兩項權力則拆開來,分別由央行「決定貨幣發行數量」,民主議會「決定
  貨幣要用到哪裡」。避免營利動機帶來的道德風險。
  二、新銀行的運作方式:
  新銀行將提供兩種帳戶供民眾選擇:「交易帳戶」(Transaction Accounts)和
  「投資帳戶」(Investment Account),分別從現有的活存和定存帳戶進行轉換,
  但運作方式會改變。
  「交易帳戶」由原本的活存帳戶轉換而成,採用的是完全準備金制度,完全不能
  用來放貸。銀行只做過路財神,所有的錢統一由央行保管。但存戶可以用交易帳
  戶裡的錢來進行支付、轉帳,銀行則負責彙整資料、釐清各存戶存款現狀。交易
  帳戶裡的錢沒有風險(除非國家被入侵),相對也沒有利息,銀行會對交易帳戶內
  的錢收取保管費和交易手續費。
  「投資帳戶」由原本的定存帳戶轉換而成,銀行承諾存戶在一定時間後連本帶利
  把錢還給存戶。限定期間內,投資帳戶裡的錢,就授權給銀行進行放貸投資,放
  貸的錢會直接轉移到對方的交易帳戶。為了避免產生貨幣乘數,投資帳戶裡的錢
  「不能」當成錢來用,也就是說,不能進行支付流入市場。眾多投資帳戶集成的
  資金池,一樣由央行統一保管。但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帳戶裡的錢是有可能因
  為銀行投資失策而拿不回來的。
  三、新的貨幣發行決策:
  在轉型期,原有的債務金錢將會因為債務逐步清償,而產生通貨萎縮。簡化一點
  來解釋:今年市場中有100萬的錢(150萬的債),其中十萬塊的錢拿來還債,市場
  中的錢就變成90萬(140萬的債)。以往銀行會再放貸10萬元,維持貨幣供給,同時
  拉高債務水準。到了明年,市場中變成是100萬的錢,還有140+10+X(150萬的利息)
  萬的債。但現在銀行不能放貸創造貨幣,市場中就變成是90萬的錢,
  還有140+y(140萬的利息)萬的債。這裡就看到了通貨萎縮。
  央行則依據金融統計資訊,計算通貨萎縮的量,再加上人口消長、經濟活動需求、
  通貨膨脹等因素,決定明年要發行多少貨幣。在轉型過程中,債務金錢會逐漸被
  替換成主權貨幣,整體債務水平會逐漸下降。拿剛剛的例子來看,加入主權貨幣
  之後,市場中的錢變成是90+10萬,債依舊是140+y萬。再過一年,一樣清償掉
  10萬塊的債,市場中的錢一樣是80+10(第二年發行的主權貨幣)+10(第三年發行的
  主權貨幣)萬,債則是130+z(130萬的利息)萬。以此類推。
  在轉型期之後,央行的貨幣發行量決策,就不再需要考慮平衡通貨萎縮的因素,
  根據人口消長、經濟活動需求、通貨膨脹等因素,來維持貨幣供應的穩定就好。
  四、新的貨幣使用決策:
  央行決定貨幣發行量之後,國會和地方議會等民主議會,則決定那些錢要用到哪
  裡。幾個主要的方向是:1. 擴大公共支出、2. 提供稅賦減免、3. 清償公共債務、
  4. 加發公民津貼、5. 專案商業融資。其中前三項都是一望即知,其中前兩項更
  有濫發工程、圖利財團的道德風險。這部分就是必須要有深厚的民主治理根基,
  良好的公共參與條件,才能確保這項「決定貨幣要用到哪裡」的權力不被濫用。
  第四項「加發公民津貼」有無條件基本收入的意味在,但在白皮書中沒有寫到那
  麼強。第五項「專案商業融資」看起來很有計劃經濟的味道,多少會讓人不安。
  白皮書裡寫的運作方式是「政府指定用途借錢給銀行,由銀行用投資方式將資金
  轉移到「金融領域以外」(避免信用擴張)的商業部門」。
  五、我的個人意見:
  在主權貨幣的改革當中,我認為最關鍵的因素是「民主」。主權貨幣能讓貨幣的
  發行和運用,不只是擺在銀行的營利考量當中來計算,而是在公共利益的權衡、
  公民社會的監督之下進行。相對地,如果大家都疲於奔命,公共參與的環境惡劣,
  導致民主治理失能,民主淪為民選皇帝諸侯的話。那麼主權貨幣的改革,就可能
  淪為國家機器擴權,喪失了原本的美意。
  因此我認為,主權貨幣轉型期的貨幣運用,應該要以「加發公民津貼」,也就是
  無條件基本收入的方向為主。這等於在進行大規模的財富轉移,讓財富從金字塔
  頂端往底層移動,會立竿見影地改善公共參與的條件,深化民主治理的基礎。同
  時也會讓冗贅的經濟部門、惡劣的勞動環境快速淘汰,替整體經濟規模瘦身,朝
  向更多元的社群合作經濟。
  就好比二十年前台灣民主前輩們,面對林林總總的社會、政治、文化、環境問
  題,鎖定了「獨裁威權統治」,作為那個時代的邪惡核心。所以前輩們提倡用
  「民主」來取代「獨裁」,希望能從上游改善那些林林總總的問題,我們也的確
  看到了許多改善,雖然超級差強人意。
  在如今我們看到,各種社會、政治、文化、環境問題,追本溯源,都來自於經濟
  上的壓榨。而「債務金錢」,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魔戒,它用垂手可得的金錢誘
  惑作餌,完成了對我們生活的全面宰制,壓縮種種改革的空間。不摧毀魔戒,怎
  麼死守聖盔谷都救不了中土。這是我們這代人的使命。
  本文同步刊載於臉書:
  https://goo.gl/96c1Fw
作者: bug001 (好想反串啊啊啊)   2014-08-11 18:03:00
先推
作者: james732 (好人超)   2015-08-11 18:09:00
推,但看起來似乎有點理想化?
作者: sygnuser (米娜咪)   2015-08-11 18:30:00
來了來了 先推再看
作者: bisconect (李東翰)   2015-08-11 18:32:00
看不太懂 QvQ
作者: DarkerDuck (達克鴨)   2015-08-11 18:33:00
PUSH
作者: nevenhsu   2015-08-11 18:35:00
作者: dreamq (不裝B是種美德)   2015-08-11 18:44:00
看推文數就知道 ...多數人的程度
作者: locklose (允)   2015-08-11 18:51:00
敲碗補推
作者: jeffrank   2015-08-11 18:57:00
發公民津貼和消費券差在哪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