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osel 2015-08-22 23:19:24※ 引述《camryvvti (CAMRY)》之銘言:
: 看了這麼多篇回文
: 我覺得對於台北機車量過多都沒什麼幫助
: 我的觀察啦
: 台灣雖然不大
: 但是城鄉差距太大、人口過於集中、發展過於不均
: 總之種種原因就是造成了台北市根本遠遠超過這個城市的人口容納量
: 誰來當台北市長都一樣,人就是太多了嘛
: 治標治本的問題大家都會講
: 不過一大堆人還是往台北擠,搞的到處人擠人
: 就算再怎麼有錢,一出門還是感受得到生活品質下降
: 這問題的根本,其實應該是中央要去解決
: 把一些人煙稀少的地方促進發展,吸引大家到新計畫區居住
: 這才是長久之計
: 大家覺得呢?
: ob'_'ov
啊,柯P不就正在做這件事?讓富人離開台北市,搬去郊區,讓窮人搬進台北市。
http://www.gov.taipei/ct.asp?xItem=110051638&ctNode=51920&mp=100001
柯文哲進一步指出,臺灣和美國剛好相反,在美國經濟能力不好的人大多是住市區,反而
有錢人都住郊外,因為美國市區在發展時,公共環境會開始變差,有能力遷出的人就慢慢
開始往外遷,但因為臺灣的都市發展迅速,別人花150年的時間建設,臺灣只花了30年,
所以有錢人還來不及搬出去,他認為應該要有錢人住郊區,讓需要把握時間打拼的年輕人
住市區,但是目前臺灣的狀態是有錢人把蛋黃區佔滿了,經濟較差的人只好住在蛋白區,
這也是滿特別的現象。
第一步:提高房屋稅、豪宅稅(張金鶚);汽、機車收費;使用者付費
目的:提高居住在台北市成本(先前已有豪宅稅過重富人脫手的新聞)
有錢人不能再囤屋,或者請離開台北市
第二步:公辦都更,活化土地
目的:更新都市老舊地區,整體規劃同時納入公共住宅,補貼租金
老人可以繼續住,或者受不了新制房屋稅把房子賣回市府,市府再出租
第三步:基礎交通建設、重劃路網
目的:連接北市周遭衛星城市交通,同時緩解北市人口壓力
最後:老人、有錢人、舊台北人兩個選擇,離開或是付出成本住台北市,
年輕人搬進台北市公共住宅利用捷運、公車、ubike,不用騎機車,
不用每天浪費兩小時通勤,節省時間作生活競爭,
並且可以作為台北市主力的勞動、消費人口。
等年輕人到公共住宅上限年齡還沒買到房,就麻煩請離開台北市,
繼續換下一批年輕人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