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ay3 (May 3, 1988)》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 聯合新聞網
: 2.完整新聞標題:
: 東吳3千新鮮人 捧「六禮」拜師
: 3.完整新聞內文:
:
![]()
: ↑ 學生仿古禮下跪圖
: 東吳大學昨舉行法商學院新生入學典禮,3千名新生手捧分別象徵不同意義的芹菜、蓮
子
: 、紅豆、紅棗、桂圓、肉乾六禮及拜師帖,向師長行禮;校長潘維大也期許新生未來大
學
: 之路,能夠收穫滿滿、勇敢追夢。
: 潘維大引述美國修辭學教授Thomas Arkle Clark的一句話「If I were a freshman aga
in
: 」,期勉學生要設定目標,把握大學一年級的時光,勇敢追夢,勇於做自己。
: 六禮指的是古代行拜師禮時弟子贈與師父的六種禮物,其中「芹菜」代表勤奮好學,「
蓮
: 子」象徵苦心教導,「紅豆」代表鴻圖高照,「紅棗」象徵感謝栽培、早早高中,「桂
圓
: 」象徵福祿圓滿、身體康泰,以及代表虛心學習、弟子心意的「肉乾」。
: 師長也回贈新生三樣禮物,包括印有英文校訓「Unto a Full-Grown Man」的紀念服,
期
: 望新生師法校訓「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的氣度。第二是伸縮名牌掛夾,希望新生
培
: 養能屈能伸的精神。第三是環保袋,提醒愛護地球的重要。
: 東吳大學自2009年開始,為大一新鮮人舉辦「第1哩新生定向輔導系列活動」,至今邁
入
: 第7個年頭,成為東吳的特色活動,包括安排人際支持、資源瞭解、學習促進、校園認
同
: 、生涯規畫與身心健康六大類課程。
: 校園導覽也結合手機App,除能玩遊戲,完成指定路線還能拿禮物。
: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http://goo.gl/LcKUO1
: 5.備註:
: 東吳潘維大校長 兼中選會委員 太陽花與反課綱學運的大力反對者
: 老婆是柯連市長辯論中的沒下限提問者 連勝文的市政顧問
: 曾嗆年輕人受挫能力不足 才會產生鄭捷殺人
: 還以為多會教育 原來這就是東吳大校長陶冶學子的理想方式啊 佩服佩服
: 學生都對老師古禮跪拜 就會有競爭力了
我是今年大一新生,我在場,以下為我的個人聲明稿。
《針對新生入學典禮跪拜事件聲明文》
今日(9/2)東吳大學舉辦新生入學典禮,其中活動竟出現傳統儒教的拜師禮。
我深深認為,此種行為已經違反大學校園應該有的自由學術風氣,代表階級劃分的封建遺
毒,此種行為不是只應該出現在博物館的展覽中嗎?日新又新的現代社會中我們不是要打
倒孔孟,而是要保留儒家思想的精華,唾棄一味模仿行為的形式主義,去除過去儒教的古
板與迂腐,才能夠革除台灣社會中諸多陳舊的陋習。
近年來台灣社會由青年主導許多運動並與政府發生各種衝突,常常聽到:「學生就是要怎
樣怎樣」,或是將年輕人幼體化,視其為不懂事胡亂吵鬧的孩子。而當權者背後思維不脫
家父長式的威權想法,更有可能是懼怕世代交替的權力流失。如今卻少有人支持與關注青
年的處境與想法,在當前的困境之中,我們沒有錢也沒有權,我們沒有辦法改善自己更沒
有辦法改變環境,從小聽到我們是未來的主人翁,但是未來已經要來了,而我們也正奮力
的要振作之時,學校擺出的卻是這種不平等的飯局。
是,講實在的我們是要爭一口飯,因為現今的資本主義社會已經殘酷至此,使我們淪為金
錢及權力的奴隸,只能在朱門下爭一條帶肉的骨頭。
在少子化衝擊之下,學生的稀少體現出學生本因是教育主體,然東吳大學一貫的立場,卻
是將學生視為過客,而且更用虛偽無當的拜師禮來鞏固這層不平等,荒謬!
老師與學生應當是平等互惠的關係,沒有學生哪來老師的工作,但學生在現今的教學環境
幾乎不可能對老師有實質影響,我們從這次典禮就可以看出此異常結構的鞏固難破,可是
在求進步與自由的道路上,這絆腳石是必然要檢討剷除的,如果你不會對權威提出質疑,
那也如俗語中盡信書一般的無知,成為這惡劣環境的養料。
跪拜實為建立臣服者(跪者:學生)與權勢者(老師)間的權力結構關係,然現今自由進
步社會已鄙棄此風氣,為何校方仍欲進一步以此迂腐過時的概念,來鞏固虛幻的師生主從
關係?
在此我鄭重呼籲且提醒東吳大學校方,切勿將學生視為鞏固權力的消耗品,而是應將學生
視為主體,消滅理應不存在之以家父長式意識為基礎的師生關係,以落實學術自由風氣的
理念,並為師生謀求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