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鄉黨》之「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最常見的標準斷句是昔日國立編譯館的統一版本: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這只是標點方式的一種,
此種讀法完全未考慮到馬匹之生死傷亡,
與孔子所提倡的民胞物與的「仁道」精神並不相符。
試看第二種標點方式: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音ㄈㄡˇ,即否字)?』問馬。」
孔子先問有無人員傷亡,接著關切馬匹的情況,
此解顯然比第一種說法好些。
如果改為: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則不僅流露出孔子對人與畜的關懷,
而且在短短十二字之內,表現了對話的形式,
是以顯得生動有趣,豈不比前二種標點方式更好!
請問有沒有標點斷句學問大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