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報導有幾點錯誤
國內養殖水產品產銷履歷驗證機構有海大、嘉大、屏科大等五間
而水產加工品才是只有海大
為什麼會被抓包,其實抓到的也不是稽查人員,是一般鄉民
鄉民沒事刷條碼覺得怪怪的,打電話問主管機關,兩天內就去抄了
業者還很小心,他印了一堆一樣的,但是產銷履歷每一張標籤的追溯碼都不一樣
他如果都貼一樣的可能會被抓包,所以他送給全聯各分店的貨用偽造標籤的只有兩包
基本上這很有可能罰到二十萬,因為如果他的來源都是產銷履歷驗證通過的
他大大方方印標籤就好了,就算是跟其他驗證戶調貨,也可以出貨之後印各自的標籤
不夠賣才有可能混充其他貨源的東西。
這一點也跟大通路契約有關係,因為大通路會要求你供貨量穩定
沒有供應足夠的量要罰錢,所以才會有人鋌而走險
大通路以往的操作思維就是你給我貨就好,那邊來的我不管你
政府如果要認真推產銷履歷,應該也要找大通路來喝咖啡讓他們知道限量是殘酷的
畢竟通路在食安問題發生之後對來源管控開始掐緊了
也認為產銷履歷對於他們內控有幫助,但是若是採購方的思考跟不上就會發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