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了一下八卦版文章,
google 了很久,
新聞和討論好像都沒人放原始紀錄影片?
頂多就是放放照片而已
直接看影片不是比較有 FU?
1943 聯合國四大國在中東開會(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
https://youtu.be/MOvRsBEv_FE
發佈日期:2015 年 8 月 18 日
1941 年珍珠港事變發生後,美國和中國加入同盟國,於是,
大英國協、美國及蘇聯的領袖被稱為「三巨頭」,擔任同盟國之中的領導角色。
而自從 1937 年盧溝橋事變起便一直處在對日戰爭的中國和三巨頭,
在當時被美國總統羅斯福稱為「世界權力的託管人」,
後來亦被稱做同盟國的「四警察」或「四大國」。
1943 年 10 月,英美中蘇在莫斯科舉行四大國外長會談,
美國認為這次會談確認了四大國聯合行動的重要性,
會上美、英、俄、中共同簽署繼續合作的聲明,發表戰後共同建立國際機構宣言。
1943 年 11 月 1 日,美、英、蘇商定三國領袖會議,羅斯福電邀蔣介石參加,
史達林指出蘇聯未對日宣戰,不便與蔣介石會面,
以免激怒與蘇聯訂立互不侵犯條約的日本。
另一方面,蔣介石也不是很願意和史達林見面,
因為他不滿日蘇中立條約及蘇聯援助中共,於是要求先單獨會見羅斯福,
如果不能安排這個會晤,那麼寧可推延會見。
最後,四大國之戰略會議一分為二,改於兩地舉行,
美英兩國領袖羅斯福與邱吉爾先在開羅會晤蔣介石,然後再至德黑蘭與史達林見面。
邱吉爾因擔心羅斯福偏袒中國,作出太多承諾,會影響歐洲戰場,
要求先跟羅斯福舉行預備性會談,但羅斯福害怕此一舉動會引起中國和蘇聯的猜疑,
所以婉拒此要求而直接前往開羅開會。
羅斯福一面示意邱吉爾,在與蔣介石、史達林會面前他們二人另有討論機會,
一面又邀請邱吉爾和蔣介石同時來到開羅。
開羅地方治安欠佳,會晤地點又為敵人所知,
羅斯福的顧問曾建議改在喀土穆或馬爾他開會,但兩地都無法提供合適住所,
邱吉爾堅持去開羅,表示當地由英軍保護,安全有保障,並派英軍一旅,
在開羅安置高射砲和雷達網以作防禦。
1943 年 11 月 23 日至 26 日,
中美英三國領袖在埃及首都開羅的米納飯店(Mena House Hotel)召開戰略會議,
史稱「開羅會議」(Cairo Conference),
出席領袖包括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
(其夫- 人宋美齡亦隨之出席)、美國總統羅斯福,與英國首相邱吉爾。
會議內容主要為商討反攻日本的戰略與戰後國際局勢的安排,
以及制定盟軍合作反攻緬甸的戰略和援華方案,並於會後公布開羅宣言,
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歸還一切侵佔的土地,塑造戰後東亞的新局勢。
在拍攝合照時,羅斯福為了提高中國的地位,特地安排蔣介石坐在他和邱吉爾的中間,
不過蔣堅辭,執意坐在最旁邊,於是羅斯福便坐在蔣介石左側,
然後邱吉爾坐在羅斯福左側,同時,羅斯福還邀請蔣夫人同坐,讓她坐在邱吉爾左側,
最後形成了我們熟知的開羅會議之四人合照畫面。
開羅會議對於中國在政治上的意義十分重大,它確立了中國成為世界四強的地位。
另外,雖然許多決議和承諾在會後並未實行,且行動計劃一再延期和更改,
不過最終仍達成了中美英三國聯手反攻緬甸之目的。
而在開羅會議結束之後,另一個三巨頭會議緊接著在伊朗首都德黑蘭召開。
1943 年 11 月 28 日至 12 月 1 日,
美英蘇三國領袖在德黑蘭的蘇聯大使館舉行戰略會議,
史稱「德黑蘭會議」(Tehran Conference),
出席領袖包括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與蘇聯總理史達林。
雖然三位領袖各有打算,但仍在會議上達成了向納粹德國發動第二波攻擊的共識。
德黑蘭會議結束之後,美英蘇三國共同發表聯合公報「伊朗宣言」,其重要內容有三:
一、- 重申三國合作以貫徹戰爭最後勝利之決心。
二、確認伊朗主權之獨立與領土的完整。
三、同意發動第二戰線(法國北部地區登陸作戰)的決心。
此外並協議:
一、蘇聯在德國投降之後,對日宣戰。
二、發動土耳其對德宣戰。
三、策動南斯拉夫之狄托援助游擊隊。
在德黑蘭會議中,蘇聯向美英提出關於美英蘇三國之合作、戰犯之處理,
以及戰後歐洲問題的善後等三件大事,均獲得美英之同意,
可說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外交上的一大勝利。
之後,蘇聯順利地操縱戰局,除了利用美國打倒德國之外,
又利用美國急於結束戰事的心理,得到了雅爾達密約之種種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