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民報
2.完整新聞標題:
許添財:經濟陷系統性危機 再不改恐亡國滅種
3.完整新聞內文:
台灣8月進出口不但創下2009年9月金融海嘯以來最差,甚至連續3個月出現高達2位數的衰
退,顯示當前經濟面臨的惡劣情勢。民進黨資深財經立委許添財憂心忡忡表示,台灣現在
正面臨長期結構累積出來的「系統性危機」,再不趕快找出有利的方法調整經濟結構,恐
怕會有「滅種亡國」的可能。他強調,台灣應該要想辦法成為全球供應鏈的一環,而不是
與中國以及東南亞國家爭食代工市場,同時改革必須採用四維(4D)的思考觀點,先興利
而非靠除弊,才能化解既得利益者的反抗,達成改革目的。
台灣產業從60年代靠日本留下來的基礎開始發展,到70、80年代由美、日等國家引領,整
個產業發展其實已經習慣依賴著歐美等大國的帶領,一直以來多缺乏產業自主發展的能力
。
過去台灣被稱為亞洲四小龍,原因在於當時台灣是新興工業國的龍頭,一面承接先進國家
放棄或轉移的技術,一方面提供先進國家所需要的最終產品。但許添財提醒,現在台灣已
經不是新興工業國家龍頭,雖然一方面想要邁向已開發國家,但又裹足不前,後又有追兵
,一個個新興工業國紛紛追上來。
台廠產品結構與日韓脫節便罷 如今竟與中國、東南亞靠攏
他感嘆道,過去台灣在國內即可自成完整供應鏈體系,並製造出最終產品銷往先進國家的
時代已經過去,現在反倒是自我供應鏈被打斷,造成生產基地外移,出口產品變成輸出原
料、機器設備、中間原料為主。
觀察台灣的出口產品結構,許添財點出台灣經濟最大問題在於,現在台廠的產品結構不但
逐漸與日本、韓國脫節,甚至反而跟中國、東南亞國家的產品接軌,也就是說,當日韓等
國家產品不斷往上游跑,台灣卻是裹足不前,反倒往下游跑,等於競爭對手向中國、東南
亞這些新興國家靠攏,無疑是向下沈淪。
儘管台灣內需規模小,無論人口或消費力都不足以讓台灣自己發展規模經濟,因此台灣不
得不依賴外銷。但因為前述結構已經呈現不利因素,在政府促進外銷的政策下,反倒更加
速企業出走,這已經屬於系統性的危機。許添財直言,如果照這樣下去,「我敢預測,台
灣很可能走向亡國滅種。」
他解釋,因為台灣沒有國際競爭力,社經條件如人口減少、生產力降低,外來移民又不來
,人口條件明顯惡化。過去台灣還可以因太陽眼鏡、腳踏車、個人電腦、電子產品風行時
採取以量取勝策略,台灣製造產品在世界市場佔有率非常高,試問,如今台灣哪一樣產品
可以在世界市場出頭?就是因為現在最終產品都已經不是台灣生產。
許添財強調,台灣經濟結構不是不能改,但政府應該做的是,應該著眼於個人、企業的生
產力、國際競爭力,用世界市場佔有率著眼的角度來調整與經營,而不是讓大家自己單打
獨鬥,否則無論是企業或個人,一定是哪裡生產投資環境好,勞動條件好,有保障就往哪
裡跑。反觀現在的政府竟不斷說經濟、產業沒有問題,許添財痛斥,「這不但是欺騙人民
,更凸顯台灣此刻實在需要一個誠實又有能力的政府與人民一起奮鬥。」
最佩服張忠謀~朝著標竿直跑 努力強化自己在全球供應鏈角色地位
現在的經濟改革也沒有特效藥,更無法一步到位,無法用單向,或者單一政策去看結構的
問題,甚至去解決因為現在整個經濟已經陷入一種「系統性危機」,是長期累積而形成的
結構性問題,許添財表示,以現在台灣重心的科技業發展來看,未來趨勢明顯朝向雲端、
物聯網發展,甚至正逐漸發展出「後資訊時代的經濟學」,台灣的腳步能否跟上,找對制
高點非常重要。許添財認為,未來的改革者一定要能夠有四維(亦即4D)思考的人,尤其
是,如果改革無法興利,除弊就會徒勞無功,誠如現在的證所稅出現的狀況,立刻遭到既
得利益者的反撲,所以真正的改革家必定是興利的開拓者,一定要先想辦法先興利再來談
改革。
許添財表示,自己最佩服的企業家就是張忠謀,因為他從不回憶過去,只有一直往前看,
努力強化自己在全球供應鏈的角色和地位,這也正是台灣產業亟需學習的重點。尤其是對
現在科學園區的管理,許添財也認為應該有不同的思考,特別是科學園區的管理應該交給
具有產業背景的人,而不是公務體系出身的人,才能瞭解產業需求,適時給予協助與幫忙
,並透過產業角度進行規劃。
許添財認為,台灣是世界的台灣,應該站在世界的制高點,是跟世界競爭,這就是新加坡
精神,產業應該思考的不是如何與中國或東南亞國家爭食代工市場,而是應該思考如何在
全球的供應鏈中搶佔一席之地,如日本、韓國多具有關鍵零組件的設計、輸出能力,甚至
發展品牌,走入世界。台灣的產業就是應該從全球的角度出發,競爭出一個名堂,就會是
亞洲的龍頭。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peoplenews.tw/news/4d986255-fa1b-481f-88d6-684924f6fdbd
5.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劣文,請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