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0909/562233.htm#ixzz3lFb758Cf
文/田習如、蔡亦欣、謝宇婷、陳筱晶
當臺灣學生遇上「中國學霸」,真的只能當待宰羔羊嗎?
5年前,中國首度開放臺灣學測頂標生,直接申請中國的大學。在中國校園裡,臺生常開
自己玩笑是「學弱」(很用功、成績卻不好)或「學渣」(不用功、成績也差),成績
排名多在系上屬中間偏後。而「學霸」則是形容既用功、成績也好的學生。
如今,第一批直接申請進入北京大學(簡稱北大)、北京清華大學(簡稱清華)兩所中
國頂尖名校就讀的臺灣高材生,如今已畢業一年,就業升學情況如何?
臺生+北大學歷,新創公司搶著要
陶欣亞,北大國際關係系畢業。他2010年臺灣學測65級分,屬前5.2%的成績,可申請臺
大,卻直接申請上北京大學化學系。當時想法是先拿北大這名校學歷,畢業後再去歐美
念MBA。
但陶欣亞的大一成績卻是同屆150人中最後一名。「那一年很不開心,覺得怎麼念都跟不
上他們,滿自卑的,」當時懷壓力大到呈半放棄狀態,書念不下去。
學業考試拚不過「中國狼」,臺生用「獼猴」般的靈活度,尋找其他出路。第二年陶欣
亞轉到國際關係學系,再次從大一讀起。雖然成績仍落在中後段,但他積極參加創業相
關社團,到新加坡的大學交流,去微軟的北京分公司、葛蘭素藥廠的上海分部實習。
現在他在北京新創公司行云智網絡任職,公司主力產品是手機上的社交App「碰碰」,一
年內融資就拿到新臺幣逾6億元。行云智CEO田行智認為,臺灣在自由環境下,年輕人較
有創意,他曾到臺灣徵求人才,但臺灣年輕人多半不想離家到陌生環境,因此像陶欣亞
這樣有北大學歷的臺生,就是他想用的人。
和上百人搶實習,薪水是臺灣三倍
呂國豪,北大經濟系畢業,念研究所同時在金融業實習。他一心想在中國金融投資業發
展,升上北大經濟研究所,一邊念碩士,一邊累積實習資歷。
他回憶,自己直到大三暑假才開始找第一份實習,只有中國人壽旗下的財產保險公司錄
取他,但那還不夠獲得正式工作機會。其後,他陸續在北京一家手機遊戲公司、臺灣的
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實習,大四暑假終獲得一個重量級的實習工作,即《富比世》雜
誌中文版去年評價為中國私募基金第一名的鼎暉投資。
我們側面打聽,外資投行給實習生的月薪可高達新臺幣20萬元,內資投行實習生月薪也
在新臺幣7萬元以上。呂國豪透露,光是他實習期間的薪水,就是臺灣金融業新人的2、
3倍。這是臺灣不及的市場現實。
首批北大、清華臺生畢業,存活率75%
追蹤第一批用學測申請到北大、清華兩校的其他臺生現況,包括作家李敖的兒子李勘,
去年從北大經濟系畢業後,已到美國華盛頓大學讀研究所;總計11名臺生裡,3位沒念完
學位就提前返臺,2位在校直升研究所,3位申請到歐美名校碩士班,1位回臺讀碩士,2
位在北京工作。
在中國各省狀元環伺下,第一批臺生「存活率」還有7成5,算是不錯表現。這群臺灣狀
元,放下自尊,接受「人外有人」的事實,盤點客觀條件,然後善用中國名校的豐沛資
源,包括學術網絡、交換學生、實習機會、就業人脈等,重塑自身優勢。
臺生赴陸的故事持續進行,對這群年輕人來說,中國只是過程,未必是終點;我們也不
必爭論,兩岸學生誰厲害?事實是,只要不怕競爭,就一定有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