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謬論
: 建商抬高售價,但是你可以不買。
: 建商賣30年賣不掉,建商就要自己繳30年的稅耶。
: 比照美國德州一年抽2%。房屋價值1000萬,30年合計繳600萬。
: 建商手上100億的空屋,稅金60億。
: 口袋很深是有多深?別鬧了。
: 台灣就是因為持有稅過低,建商真的可以撐10年20年。
房屋稅=房屋標準單價 × 面積 × ( 1-折舊率×折舊經歷年數 )×
地段等級調整率×適用稅率
您的推論方法,閱卷老師就先打個"X"了
其次囤房稅的基礎建立在"房屋稅的提高"
房屋稅條例第5條修正內容:
增訂住家用房屋屬供公益出租人出租使用之稅率為1.2%(同自住房屋);非自住之
住家用稅率由現行1.2%~2%修正提高為1.5%~3.6%,地方政府並得視所有權人持有房
屋戶數訂定差別稅率。
換言之就算柯市府研議對建商的房屋稅從3.6%降到2%(建商對建物持有的"一年"為限,
之後還是3.6%),相較於過去持有稅的1.2%還都是"增加"。
圖利建商?降到1.2%以下再來說圖利吧
"囤積"的本質是將市場商品收購造成供給小於需求,進而哄抬價格
建商從蓋好房子到銷售出去這段時間符合囤積的哄抬概念嗎?
建商最不想囤積房子造成自己持有成本增加與現金調度問題
結果囤房稅卻拿來對付他們??令人錯亂
囤房稅很好,但應該拿去打那些真正的炒作投資客才對!
: 德國持有稅更重,甚至有破5%的,超可怕。
: 你怎麼不拿出來講?
所以現在把房屋稅提高到5%看看
看先出來抗議的是建商還是你我的爸媽 XD (假設他們有房子)
建商可以兩手一攤不玩或少蓋點房子
但對一般老百姓來說....沒本錢這樣子跟政府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