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aozd (一代天驕)
2015-09-13 20:55:25華盛頓——今年春天,當美國司法部逮捕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物理系主任,並
指控他向中國透露敏感的美國技術時,檢方似乎掌握了確鑿的證據:這位名為郗小星的
教授發給中國科學家的實驗室精密設備設計圖。
檢方稱,設計圖泄露了一種設備的設計。該設備稱作袋形加熱器,用於超導體研究。郗
小星早前簽署過一項協議,承諾對設計保密。
檢視大圖天普大學物理系主任郗小星在位於賓夕法尼亞州賓谷的家中。司法部周五撤銷
了對他的所有指控。
Mark Makela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天普大學物理系主任郗小星在位於賓夕法尼亞州賓谷的家中。司法部周五撤銷了對他的
所有指控。
相關文章
美國反間諜調查是否歧視華裔?
中國明星教授在美被控商業間諜
華裔美國水文專家被當成中國間諜
奧巴馬反黑客努力收效甚微
美國眾議院通過網絡安全保護法案
但幾個月後,獨立專家發現,司法部這起案件的核心證據有問題:那些設計圖不是袋形
加熱器。此時,距聯邦探員將郗小星銬走,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
周五下午,面對知名科學家的宣誓證詞,其中包括袋形加熱器的一位發明人的證詞,司
法部撤銷了針對美國公民郗小星的所有指控。
這相當於尷尬地承認,在指控郗小星之前,對於在這起案件中處於核心地位的相關科學
知識,檢方和聯邦調查局(FBI)探員並不了解,也沒有做出足夠的努力去了解。相關指控
損害了郗小星的事業,並給人留下了他是在為中國充當間諜的印象。
「我沒指望他們能懂我做的所有事情,」57歲的郗小星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說。「但他們
不諮詢專家就指控我?讓我的家人經歷所有這一切?損壞我的名譽?他們不該這麼做。
這不是開玩笑,不是兒戲。」
美國面臨著試圖竊取政府和企業機密的外部黑客,以及內部員工的衝擊。奧巴馬總統的
打擊戰略包括,對諜報活動大力開展調查和起訴,並增強網絡防禦。
但郗小星一案使人們懷疑,司法部在急匆匆地尋找中國間諜時,是否導致了有中國血統
的無辜美國公民被冤枉。就在郗小星的案件爆出幾個月之前,俄亥俄州的一起類似案件
被撤訴。
相關指控是費城聯邦檢察官贊恩·D·梅梅格爾(Zane D. Memeger)提起的。梅梅格爾的
女發言人並未詳細解釋撤訴的決定,但在法庭文件中,司法部稱「政府注意到了其他一
些信息」。
文件顯示,如果願意,政府有權再次提起指控。關於華盛頓的司法部官員是否審核過該
案件,正在負責打擊經濟間諜活動的司法部助理部長約翰·P·卡林(John P Carlin)的
發言人未予置評。
不管用哪一種標準來衡量,郗小星一案涉及的專業知識都很複雜,它涉及的過程是給一
種物質覆蓋一層非常薄的膜。郗小星的代理律師彼得·蔡登博格(Peter Zeidenberg)稱
,儘管很複雜,但在提起訴訟前,政府似乎從未諮詢過專家。他說,所以檢方才誤解了
證據。
蔡登博格來自Arent Fox律所,既是郗小星的代理律師,也是俄亥俄州那起案件的涉案人
陳霞芬(Sherry Chen)的代理律師。在該案中,為政府工作的水文學家陳霞芬先是受到指
控,後來又被排除了嫌疑。曾長期擔任聯邦檢察官的蔡登博格表示,他理解探員們承受
著打擊中國間諜活動的巨大壓力,但在這兩起案件中,當局似乎早早地就認定,自己的
懷疑是合理的。
蔡登博格說,在郗小星一案中,當局看到了寫給中國科學家的電子郵件,就做出了最壞
的假設。但他說,那些電子郵件代表的是政府和大學所鼓勵的國際學術合作。他說,郵
件里討論的技術並不敏感,也沒有受到限制。
「如果他是加拿大裔美國人,或者法裔美國人,又或者他來自英國,這件事還會被政府
注意到嗎?我覺得不會,」蔡登博格說。
司法部認為,中國構成了經濟間諜活動的惡劣威脅。專家則稱,中國政府有一項鼓勵竊
取商業秘密的官方政策。檢方指控在美華人員工竊取波音飛機的情報、特產種子,乃至
為奧利奧曲奇的奶油夾層增白的色素。
其他研究人員和學者也受到了密切監視。《哥倫布電訊報》(The Columbus Dispatch)報
道稱,FBI正在調查一名華裔美國地圖繪製專家。去年,這名專家突然從俄亥俄州立大學
(Ohio State University)辭職,並在與NASA合作期間失蹤。今年5月,司法部指控一名
中國教授及其他一些人從美國公司竊取音響設備。
郗小星說,今年5月的一天,天剛亮,就有十幾名FBI探員突然闖入他位於費城郊區的家
中搜查。一些探員還拔出了槍。妻子和兩個女兒眼看著探員以欺詐的罪名給他戴上手銬
,並將他帶走。
「遺憾的是,我覺得這件事受到了當今政局的影響,」他說。「但我認為這樣做是錯的
。作為華裔美國人,我們為這個國家,為國家安全和各個方面都做出了貢獻。」
天普大學令其行政休假,並撤銷了他物理系主任的頭銜。他在學校里可以和誰說話都受
到了嚴格的限制,他說這導致他無法繼續一項當時已接近尾聲的長期研究。
郗小星1989年來美,已歸化為美國公民。他堅稱自己無罪。直到查閱政府提交的證據時
,他和律師才明白髮生了什麼。「看到證據時,我知道他們弄混了,」郗小星說。
他的律師聯繫了獨立科學家,並給他們展示了那幅被司法部認定為袋形加熱器的設計圖
。這些科學家一致表示,那幅圖不是。
一位名叫沃德·S·魯比(Ward S. Ruby)的工程師在證言中說,他格外有資格辨認袋形加
熱器的圖紙。「我非常熟悉這種設備,因為我是發明人之一,」他說。
上個月,蔡登博格給檢察官們做了一場演示,解釋了相關科學知識。他給他們看了專家
的誓詞,並懇請司法部在推進這起案件之前,諮詢一下物理學家。周五下午晚些時候,
司法部「出於公正的考量」撤銷了該案。
「我們希望,在指控郗教授之前,他們來找過我們,不管他們對他有什麼疑問。不過至
少他們聽進去了,」蔡登博格說。
講述這場令家人苦不堪言的磨難時,郗小星強忍住了淚水。「我才剛剛走出了這場噩夢
,」他說。
翻譯:陳亦亭
http://cn.nytimes.com/usa/20150913/c13spy/zh-h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