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ilot5566 ()》之銘言:
: ※ 引述《mrforget (財去人安樂)》之銘言:
: : 小弟我發現台灣九成以上的企業就算賺很多錢,但都會喊窮,
: : 然後不肯給底下員工多一點錢,
: : 結果之後底下好的人材就跑了,懂作業流程的人也慢慢的跑了。
: : 之後一些廠就真的開始沒人了,只能變本加利的在人的方面cost down。
: : 惡性循環,
: : 然後因為這些企業又跟政府高官與媒體是麻吉,
: : 所以就開始放話如何如何,把薪資砍低。
: : 然後放話對岸多好,要去對岸,結果因為對岸人事成本比台灣高,又夠敢要,愛跳槽。
: : 所以就要全都龜在台灣。
: : 有沒台灣企業喜歡惡性循環的八卦。
: 等等喔
: 既然明明都知道台灣老闆有90%都是廢物 只會給小錢請免洗員工
: 錢完全留不住人才
: 假設人才跟懂作業流程的都跑了
: 跑了可能是跳槽or出國or自己出來當老闆
: 一定過得比原老闆給的薪水還要好
: 為什麼那些人可以逃?
: 他們比較厲害啊 廢話
: 逃不掉的廢物 幫廢物工作剛剛好
奇怪的是,常常聽鄉民在講
台灣大學生好用又乖,絕對不只22k,也不是廣設大學害的
既然CP值高到破表,那怎麼一堆人只能強忍本土慣老板的氣
不敢自己到國外丟履歷(能領到退休金那種)? 更沒有國外企業或外商要延攬?
看到obov,除了羨慕也只能羨慕(而且人家是喝過洋墨水的,跟鬼島魯有本質上的不同)
有沒有台灣大學生既然這麼好
怎麼業界只願意出這個價,而且還是成交價,就屢試不爽的掛阿?
願意出更多的買家在哪?
是這種買家根本就不存在? 還是根本就沒有這個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