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沉船「丹東一號」考察證實為北洋艦隊致遠艦
大陸國家考古人員去年在丹東黃海發現一艘體量在1600噸左右的沉船,由於對沉船的身份
尚不明確,故將其暫命名為「丹東一號」。經多番考證後,考古人員證實「丹東一號」為
121年前北洋艦隊的致遠艦。
「丹東一號」位於鴨綠江口西南約50公里海域,該處正為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的交戰海區
。考古人員於2013年11月、2014年4月先後下水「尋寶」,並發現了一艘疑似清代北洋水
師的沉艦。
經科技鑑證,考古團隊證實沉艦體量約為1500噸左右。鐵質殘片所用的鐵(鋼)板材料為
炒鋼;經過大量的抽沙與測繪,團隊陸續確認沉艦兩側弦邊、艉部、桅杆及部分沉船遺物
,同時發現沉船現場有許多鋼炮(主炮)、子彈、炮彈、10管格林機關炮等。
艦體雖絕大部分深埋於沙下,但可見船體外殼為鐵板構造,鐵板以鉚釘連接,兩側舷邊多
因崩塌而平攤沙層中。船體外輪廓形態尚可,但船艙受戰火及其他因素影響受損較大。船
體抽沙後,可見碎木板、彎曲移位的鐵板,並有多處火燒痕迹,與史料吻合,故判斷「丹
東一號」為致遠艦。
史料顯示,北洋艦隊121年前共有4艘戰艦沉沒在甲午海戰交戰區,分別為致遠、經遠、超
勇和揚威艦。而致遠艦當時的艦長為鄧世昌,亦於甲午戰爭時陣亡。
中時
http://www.chinatimes.com/photo-app/20150929001023-260812
心得
黑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