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lyj2012 (ilyj2012)》之銘言:
: 這真是蘿卜白菜各有所愛。
: 也有很多大陸人很喜歡臺灣腔,覺得軟綿綿的,很溫柔。
: 我本人也很喜歡臺灣腔。
: 如果演歷史正劇時,好像還是大陸腔調更能入戲一些,如果是偶像劇,一定要
: 臺灣腔調才帶味。大陸演員在偶像劇里,也學臺灣腔。好有趣。
供仨小京片子?
林北之前說過,北京以前是東富西貴南窮北賤
懶得再說一次
我的女友,西城區老北京人,老爺爺在清朝做官(漢人)
文革家裡能活下來已經萬幸(這個不談)
女友家裡所有人講話都沒那麼兒話音,倒是字正腔圓 稍稍微微有些兒話音
問老一輩的都知道,兒化音在南北城城門是最重的,多半是農民和外來人口
現在我女友在北京還是會被一些自稱是老北京酸(其實是文革闖進來的農民)
北京腔不明顯,或考她一些北京俗語,結果回家被他爸媽笑說那都農民才說的話 顆顆
好,事過境遷,風水輪流轉,背景就不多說了
到現在一口兒化音的還是多半是南城,或北方二三線外來人口
最拿口音拿翹的,也是那些......我就不多說了 免得造口業
簡而言之,京片子,聽著還算舒舒服服,文理文氣
現在的直接通稱北方口音,謝謝~
PS:台灣腔在中國好有市場的好嗎~傻傻der
當然面對微薄上幾十萬的腦殘粉,要討好也沒那麼容易就是
看看飯飯就知道啦
以上資訊,半聽半學 換迎板上鍵盤北京人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