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onela (Dora 朵拉)》之銘言:
: 本魯觀察
: 台灣有很多俗語、俚語
: 都是弱勢族群(魯蛇)為了自我安慰 而發明出來的
: 如:
: 「富不過三代」(眼紅的窮人會講)
: 「囂張沒落魄的久」(被嗆到無法反駁的人會講)
: 「三年一運( 閏) 好壞照輪」、「風水輪流轉」(衰運連連的人會講)
: 還有最重要的「輪迴」、「業障」的觀念
: 也是盼望有更美好的下輩子
: 而此觀念自然成為魯蛇們這輩子活下去的主要動力
: 真的有夠阿Q
: 有沒有關於弱勢族群(魯蛇)一些自我安慰的話
: 難道魯蛇真的無法出頭天然後繼續得自慰下去嗎QAQ
剛好在搜集相關的資料,跟你分享一下。
自我安慰,我理解成一種「自我保護」策略,保護什麼?
保護僅存的一點點自尊。避免一種羞辱的感覺
譬如在過年家族團聚的時候,親戚朋友們的各種攻擊,
找到工作了沒有?
畢業了沒有?
薪水多少錢?
有女(男)朋友了嗎?
在遭受言語當下,真的有一種臉紅、羞愧之感,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是。
國外有蠻多相關研究,研究各種弱勢族群(我找到的資料,有關於 遊民、同性戀、
住在拖車屋的人、墨西哥的街頭乞丐、無家可歸的小孩、跳肚皮舞的人…)。
他們在自尊低下(無法符合社會"正常人"的標準)的情況之中,如何保護僅存的「自我」
以下列舉出幾個策略,這些策略彼此有共通的地方,並不是互相獨立、排斥的。
(1)保持距離(Distancing)
白話一點,就是「劃界」,互相瞧不起,尤其是瞧不起被社會歸為同一類的人
住在庇護所的遊民瞧不起住在街頭的遊民,說他們在街頭不洗澡,有夠髒的,也不願意
參加庇護所的訓練課程,有夠不上進。貶低他人以抬高自己的身價。
住在街頭的遊民,也說在庇護所的遊民沒路用,竟然還要靠別人幫助,真是笑死人了,
不像我,努力的在街頭拾荒,自食其力。
我們也常常會用這種策略抬高身價,成績不好的同學,只會把眼光朝向成績更差的人,
甚至取笑他們,覺得自己沒那麼差...
而不會向前看那些成績優秀的同學,因為這樣只會讓自尊受損。
(2)虛構故事(Fictive story telling)
沉溺在自己的白日夢裡面,把眼光朝向未來,而不要看到悲慘的現況。
像是遊民彼此討論如果中樂透之後,要怎麼過生活,要先買一台跑車,然後去把昨天在
店門口看到的正妹。
或者向其他人聲稱,以後脫離街頭生活之後,他要幫助同為遊民的人,
幫助他們擺脫現況。
我們可以注意,周遭有一些日子過得不如意的朋友,他們總是對未來有一些
不切實際的計劃,或是說要學英文、讀研究所、出國工作、投資、創業、參加國家考試
等等,但從來不付諸實行,你也不忍心戳破他們,他們沉浸在一種希望的榮光之中,
藉此脫離目前不忍正視的痛苦現況。
(3)擁抱現狀(Embracement)
口頭建構一個理想的自我形象,想要擺脫社會上對自己的刻板印象。
像是拾荒的遊民,自稱為「垃圾搜尋專家」,很得意於自身的搜集技能。
或者覺得流浪這段經歷,讓他成長了許多,得到了許多人不可能經歷的寶貴經驗,
對人生的旅途上是非常有幫助的一件事。
也就是說,拚命想辦法肯定現狀,試圖扭轉社會其他人對自己的負面的看法
(講得精確一點,叫做:污名,Stigma)
我們也不是常常會使用這種方法嗎?
沒錢養小孩。沒有小孩,自由自在啊
單身,有什麼不好?沒有什麼牽掛,一人飽全家飽。
看那個誰誰誰又服侍了某某公主,累得半死
誰誰誰的男人又劈腿了。現在一個人自由自在不是很好嗎?
(否定婚姻的價值)
(4)口頭貶抑(Verbal Denigration)
就是原po說的:「囂張沒落魄的久」。酸言酸語,這是酸民最擅長的。
透過貶低他人,甚至否定社會的主流價值,也間接地肯定了自己。
和上一個策略也有某些共通的地方。
(5)責難(Blaming)
社會不景氣啦,政府無能,老闆沒良心,才害我低薪。
女人就是公主病,眼光長在頭頂上,沒什麼條件還挑得要命,難怪我交不到女朋友...
怨天怪地,都是they的錯(政治人物最喜歡用這招,撇清責任),就是不責怪自己。
研究發現,非裔美國人,雖然飽受歧視與污名,但是他們的自尊,平均下來比
白種人和其他族裔(亞裔、拉美裔...)的人都還要高。
經過進一步調查,才發現他們常常使用這種策略。也就是把自身失敗的原因歸咎於
「膚色」。
找不到工作,都是雇主歧視啦!智識表現不如人?黑人本來就不擅長這方面啦。我比較
會跳街舞跟打籃球,歐巴馬給我閉嘴~
久而久之,膚色反而變成一種防護傘,一個鉤子(hook),什麼壞事都可以掛上去,免除了
自身責任,也維護了自尊。
(6)選取適合的情境
情境,可以理解為「場合」
慎選場合,也就是說,預期到會被羞辱,或是被貶低的場合,盡量不要參加。
譬如:
同學會(低度的購買能力,從事低下聲望的職業)
情人節的高檔餐廳(單身一個人,還敢去被羞辱?)
過年聚會(三姑六婆是戰力最強的生物)
健身房(看看自己的一身的肥油、蝴蝶袖。在這裡是要給健美先生和
修長美腿的正妹看笑話嗎?還是穿著寬鬆的衣服,在家附近走路運動就好。)
聯誼聚會(為自己的外貌、肥胖、禿頭,以及年齡焦慮)
所以有些極度弱勢的,或是慢性病人,會減少大量的社交活動,退縮在家裡
如果真的要出席社交場合,也是會考慮再三,模擬相關情境,擬定各種策略,
為的就是為了維護自尊。
更極端一點,會選擇一個絕對的情境,一個「平行宇宙」,也就是整個人遁逃到
「線上遊戲」裡面,彷彿在遊戲中的玩家,才是自己的存在,在裡面得到了玩家
們的認可,得到了身分、地位,也獲得了自信,提昇了尊嚴。還找到另一半,以
公婆相稱。
這方面的研究非常多,這只是一小部份,還有許多自我保護的策略,沒有一一列舉。
人其實是非常有創造力的,這些弱勢者、殘障、失業、精神疾病、肥宅、大齡剩女
、各種遭受污名的族群,自覺和不自覺地,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應對策略。
「在一個重要的意義上,美國只有一種完全不用怕羞的男人:年輕、已婚、白種、
居住在都市、北方人、異性戀、新教徒、為人父、具大學教育程度、有全職工作、
有良好的膚色、體重與身高,以及最近仍保持運動記錄。」
引用自:
p.151,<<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 Erving Goffman,曾凡慈 譯,2010
另外,我其實最想要講的是,我們不是神人,不是樣樣都行。
在某些情境、場合,都有無法符合他人期待的時候,我們多多少少都經歷了魯蛇的情緒,
一種羞愧、恐懼、焦慮、沮喪,或者說,「魯蛇」,或是「弱勢族群」,我們彼此的距離
並不是那麼的遙遠。而且,我們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使用上述的自我保護策略
社會的主流價值,除了壓迫所謂的「魯蛇」以外,還壓迫著其他所有人。
為了維持社會認可的價值,我們付出了多少努力?為了維持中產階級風格的家(乾濕分離
的衛浴、北歐風格的裝璜、客廳配有液晶電視與音響、四門進口房車),所以耗盡全身的
力氣,就是要維持一份全職的工作,老闆的各種不合理要求,也只是默默吞忍。
因為,失業的後果,我們承受不起。因為如果真的失業了,其他人,就會使用如同自己
當初嘲笑失業者的方式,用來嘲笑失業的自己。自己什麼都不是了,自己真的變成魯蛇
為了維持良好的體態(尤其女性),不知道犧牲了多少閒暇時光,放棄在電視前面悠哉地
喝著啤酒放鬆,選擇日復一日,投入艱苦的訓練。
為了當個稱職的媽媽,在下班之後,第一時間就是衝去超市,挑選食材,或是接送孩子
上下學,補習班。打掃家務,為的就是在婆婆媽媽們聚會的時候,贏得一個「賢妻良母」
的稱讚。
為了維持一份「理想的門面」,一個人人稱羨的身分、地位,耗盡了多少力氣?
弱者/魯蛇,和看似正常的「我們」,其實只是一體的兩面。
我們彼此只是互相的映照,對方就是我們的一面鏡子
魯蛇拚命否定我們熱切擁抱、維護的價值,我們也拚命和魯蛇們劃清界線。
彼此互相貶低、攻擊、瞧不起,就像庇護所的遊民和住在街頭的遊民互相嘲笑一般。
我們都是被主流價值壓迫的人們,大家都逃離不了這些價值,為了得到良好的自尊
只能用各種方式努力獲取人人稱羨的物品、頭銜、價值,或是裝出一副不在乎這些,
盡其所能的貶低那些價值...
那麼,有沒有逃離這種壓迫的可能呢?
高夫曼說,這就是在問一個問題,是否有其他不同的價值系統,可供選擇?
他叫做「個別的榮譽系統」。
譬如基督教徒,或是阿米許人,他們有自己的一套價值系統、生活方式、文化
、觀點等等。他們並不會羨慕在社會中那些成功的人、搖滾巨星、企業大亨...
但可惜的是,高夫曼給我們的答案,是一種悲哀的否定。
這些「個別的榮譽系統」,正急速的在衰退中...
不過,我想就在這裡先打住吧,希望有回答到原po的問題。
ps:如果有興趣,可以去買一本高夫曼(Goffman)的「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
大師的作品,裡面討論了非常多的東西,而且貼近日常經驗,非常值得一讀,
對於日常生活、人跟人之間的應對、互動,會有更深一層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