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紀具有影響力的文學作品之一就是<<猜火車>>
電影描寫的是一群住在蘇格蘭愛丁堡付近沒落的小鎮年輕人,靠著領取和詐騙
救助金(還有一堆非法事情)維生
生活除了毒品,就是酒精,暴力和女人;生活周遭,不適失業者,社會邊緣人,就是臭味相投的
混混,還有被帶壞的運動選手.
電影一開始一大段的開場白,是主角對於中產階級物質生活的嘲諷和鄙視
[選擇生活,選擇工作,選擇家庭,選擇終身就業,選擇她媽的大電視,選擇牙醫保險]
而主角在這些選擇中的結論是:[我選擇不去過正常生活]
因為嗑藥可以享受到比打砲爽一千萬倍的快感,傻子才想跟正常人一樣去工作
沒錢就領救助金,沒救助金就去搶,反正老子只想爽
但被警察抓走以後,勒令戒毒成功,還是乖乖的去工作,只是還是脫離不了豬隊友....
整部作品都在描寫嗑藥和打砲,但在21世紀前瘋迷整個英國
是充分諷刺反社會主義的人?
還是以嗑藥打砲為主題的作品就是潮?
為什麼台灣藝人都很喜歡以壓力很大來當吸毒理由?為何不坦誠表示吸毒很爽阿
我是很喜歡丹尼鮑伊的作品,充滿了個人風格,想像,人性的切面,黑到徹底的黑色幽默
但結局往往都是開放式結局,故事講完,往往丟一堆問題給觀眾去思考...
PS:看完這部作品我也覺得超潮的,但還是不想碰 呵呵 我俗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