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性別運動
不同於歐美國家
主流幾乎都在講性解放
LGBT(事實上甲only)也在講性解放
要如何享受性、美好的性
(無性戀及性暴力受害者表示:)
性交易合法化、甚至毀家廢婚之類的
(我不反毀廢但質疑性解放派的毀廢態度)
歐美國家則是已經討論
性產業背後的問題
兒少及LGBT青少年性保護等等
甚至還會跟女性主義結合
人家開飛機我們卻還騎三輪車...
雖然在台灣有像是吳馨恩或是基進女性之聲等等
不同主流性別運動的聲音,也漸漸在擴大聲音
還會跟婦團像勵馨、婦女新知等靠近合作
但為何還是嗆不到麥克風跟鏡頭呢?
有沒有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