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UDN
國內大學與技職體系二百二十一個外語科系中,九成是英語系,供過於求導致招生不佳
、功能重疊;教育部認為,需要檢討外語人才培育方式,已要求大專院校重整轉型。
學界大多贊成將過多的英語系轉型發展成東南亞語系等少語種。
政大外語學院在東南亞台商資助下,成立東南亞語學程,左起為泰文教師張君松、政大
外語學院院長張上冠、越南文教師陳凰鳳。 聯合報資料照片
政大外語學院院長張上冠直言,現在人人都會說英文,「英文早就等於『沒』語文化」;
日文系也已過度飽和,每年八千名學生從日文相關科系畢業,就業市場只需要一千多人
,差距很大,遲早都會面臨裁撤問題。
張上冠認為這是國家外語政策缺失,沒有注意到語言系所分布是否與經貿情勢、國家發
展政策契合。國家應盤點現況,分析各語言人才供過於求或供給不足,通盤規劃、調節。
政大已開始注意到趨勢,正規畫向教育部申請設立東南亞語系所。
目前設立東南亞學系的有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及研究所、高雄大學東亞學系越語組、
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東南亞研究組等。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主任李美賢指出,學生既
會東南亞語又懂文化,在學就有企業來搶。
政大英語系教授陳超明表示,韓文系、東南亞語系寥寥可數,不僅人才斷層,也造成
企業跨國發展危機;他建議,英語系應大刀砍掉,保留卅個,其餘力攻亞洲語系,
如韓、越、泰、印尼語。
台師大文學院院長陳登武認為,英語通用性高,不會有飽和問題,但日文系過多;
他認為,大學要掌握語言脈動和需求,適時做語言課程調整,台師大近期便加開韓語
學程。
台大文學院院長陳弱水說,英語系所數量到底要增要減,「應該交由市場決定」,
但是政府應該把心力放在協助資源較缺乏、但有必要扶植的語言,如東南亞語,「把供
給做出來,從種子開始培養。」
教育部坦言,全球競爭時代和過去不同,外語人才不能局限在翻譯或秘書的功能;上海
及北京外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培養外語人才多著重專業能力,英語只是「配備」
,因此國內需要重新檢討外語人才培育方式,近期已經積極徵詢專家意見進行系所盤點。
http://udn.com/news/story/8798/1241637
英語氾濫 日文飽和的時代來臨了 真的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