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的是很可怕的事情。在半世紀前,對岸就有上外、日本有東外這種跨五洲語言人才培育的教育機構。台灣則勉強有119這所語種勉強較廣的高等學府,但東南亞完全被忽視,這幾年才成立學程。其它大學的東南亞科五根手指頭數得出來,學店則有數不完的應日應英。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226029
以下節錄新住民第二代、博士候選人何景榮在2015-10-03 發表於聯合紙的文章《被高教無視的東南亞語》,可以看出台灣政府對於東南亞語言人才的培養之消極和制度上的歧視。
1.作者於今年八月,於印尼最高學府國立印尼大學,與四十幾位韓籍、廿幾位日籍同學,一起從該校的高階印尼文班畢業(作者是唯一的台灣人)。
2.作者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新住民第二代,受過高等教育。但要成為政府的通譯卻還要安排上「中文寫作」「法學概論」等課程才能取得資格。
3.作者與在印尼認識的南韓同學聊天時,他們總是對作者有一個來自印尼的母親,以及台灣為數眾多的東南亞人口羨慕不已,認為這是與國際接軌、向東南亞各國投資與發展的最佳媒介,也是台灣在國際化上能贏過南韓的先天優勢。然而,當他們聽到台灣官方比南韓慢上好幾拍的政策方針,以及民間還停留在「東南亞人很落後」的刻板思維時,卻也掩飾不住臉上的驚訝表情。
4.在柬埔寨各地都可以看到南韓政府資助的重大建設案、韓僑所聚集的大規模新市鎮,以及隨風飄揚的太極旗。南韓的高等院校不但早就成立了印尼語系,每年還送八十名以上的優秀大學生,到國立印尼大學學習印尼文;畢業後直接到韓資在東南亞的大企業上班,前程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