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cion (我只是輛小tC)》之銘言:
: 不懂為什麼很多人直接就認為解放軍一定可以打得贏台軍
: 如果台灣方面不主動投降,那麼解放軍要打下台灣,必須要登陸
: 參考一下幾十年前的諾曼地登陸
: 聯軍出了一百多萬,擁有各種優勢,最後還是損失了20萬人
: 解放軍能出動打台灣的部份不超過五十萬
: 在現代化各式火砲之下,損傷的人數必定大於諾曼第
: 最後能上岸的可能二十萬都不到
最主要的幾個問題點:
1. 諾曼第登陸時,盟軍對路上德軍防線的打擊只有一下幾種:
a. 戰艦火砲
b. 戰機
這兩種準確性都不高,在面對德軍掩體時,沒辦法大規模有效的殲滅,德軍沿海防線
幾乎都是完整的,在海空無法提供戰術優勢,在減緩登陸軍隊面對德軍灘頭的防線壓力
無法有效削減下,登陸戰基本上就是拼人海,是一個下水餃的絞肉場,所以死傷才會到
20 萬。且當時德軍戰略部屬的失誤,加上補給吃緊的問題,導致法國西岸防線過長、
鬆散。
防守諾曼地的主力部隊因為天氣預測錯誤的關係,反而是被意外突襲的。
登陸戰有個兵力比,我記得好像是 1:10,就是你要先陣亡九個,才能成功送一個人上岸
回到現代,如果台海發生戰爭時,以現在軍事科技會發生什麼事情 ?
基本上以現在兩岸的空軍軍力比較,中國已經大幅勝出,在解放軍登陸時,台灣
必定已經失去沿海防禦的空權,以現在的飛彈導航科技、彈道飛彈的使用來看,
失去空權的台灣沿海防線只會被解放軍以海空優勢掃平。
而一旦掃平,那麼台海登陸戰就不會進入像諾曼第登陸戰那樣的絞肉場。
在現代的戰爭中,依靠戰機與飛彈,海岸防禦失去空權,坦克及岸防砲陣地一定是被當活
靶打,在這樣的情況下,希望岸防陸軍對登陸的解放軍造成一定程度的打擊應該是不切
實際的。
70 年前的諾曼第登陸之所以可以成功,在於德軍當地的空防幾乎完全喪失,而盟軍完全
是以人海戰術去換,還付出極大的代價才得以登陸。
但是因為空中武力在當時的路上作戰並不像後來的陸空武力一樣的合作,所以盟軍海空力
量在登陸作戰上打了很大的折扣。
放到現在,海空力量對於陸上武力的攻擊能力遠大於當時,岸防陸軍部隊會受到更大的壓
力,讓海灘更不好守,登陸更容易。
解放軍搞不好不用死 10 萬人就可以成功搶灘了。
: 而台灣常備軍隊16萬,後備兵源破百萬
: 這怎麼看都是一場台灣應該贏的仗
: 最大的問題在於台灣人沒有抵抗的決心,軍隊無心作戰,軍紀渙散
: 自己不爭氣,成天就只想靠美國,靠日本
: 如果台灣有像以色列或瑞士那樣的民族性
: 根本不需要怕中國
: 我每次看到那種靠美國來壓中國的論點就有氣
: 有點骨氣,自己的國家自己救,加油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