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roads (路13)》之銘言:
: 本魯很愛吃水餃
: 一次大概可以吃12個吧
: (好啦,我承認連食量都很魯)
: 照說麵食類和水餃
: 應該是外省人帶來的飲食文化
: 但是外省人密度相對高的台北市
: 反而沒啥有名的水餃店
: 是因為台北店租太高了嗎?
: 有沒有台北市很少有名的水餃店的八卦?
根本問題是水餃的上限不高...
台北那些有名氣的餃子店大概都吃過,皮都可以做到一定水準,
主要的差異反而是每個人喜歡的皮厚薄、餡比例、喜愛口味的不同,
只要煮水餃的水準穩定就還好,你也可以說台北的水餃館平均下限很高
但是要做到讓人驚艷,除非往非常見內餡發展很難了,
像韭黃、蝦米/蝦仁也很常見了,干貝絲那些的也是有
要更特殊的內餡就蒸餃比較常見了
日本流行的煎餃反而是上限可以比較高的,
水煮水餃的技術性太低了,而且在台灣水餃就是定位在價不高可以大量吃飽的。
如果做成像義大利餃子那麼大顆,或一顆$100的高價水餃,可能反而不受歡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