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9637568 (小さいけれど確かな幸せ)》之銘言:
: 看多了如果台灣還在日本統治和如果某黨沒有撤退到台灣的如果文,甚至有鄭成功如果沒
: 有趕走荷蘭人的,其實更關鍵更真實應該是在清朝對台灣要不要收為版圖的大爭論。
: 水師提督施琅率領福建水師攻破台灣鄭克塽之後,台灣鄭氏王朝就滅亡了。
: 朝廷就分成兩派:
: 一派是放棄台灣,遷回所有在台灣的漢人。
: 一派是施琅保留台灣,避免成為叛亂的據點。
: 最後康熙選擇保留台灣,從此台灣跟中國大陸就牽扯不清直到現在。
: 有沒有如果清朝放棄台灣會怎樣的八卦?
你的誤會大了. 清朝對於台灣的治理, 本質上還真的很接近放棄.
第一, 鄭成功統治的範圍差不多只有現在的台南市 (縣+市) 一帶,
鄭成功時期台灣中北部和東部還是山地和平地原住民的範圍, 所以
清朝也只是接手鄭成功統治範圍. 以這麼小的區域, 你要被重視是
很難的.
第二, 施琅打跑鄭成功後, 施琅多次要求清朝不可放棄台灣, 是因
他與其族人戰後是台灣最大的地主, 而且施琅看重的是取代鄭成功
在東亞與東南亞海洋貿易樞紐的角色, 這才是整個鄭成功與其孤軍
能和清朝抗衡的真正經濟來源.
清朝一旦放棄台灣, 施琅和其軍隊勢必內遷, 在大陸境內哪可能有
土地和貿易這麼肥的缺, 可是康熙不笨, 施琅在想啥他豈會不知道
, 就放著台灣讓他自生自滅, 而且將鄭軍遷回內陸後, 又多加限制
大陸的居民渡台.
施琅 1683 年攻台, 之後台灣一直在福建省下, 直到 1885 年因為
國際情勢與帝國主義始建省. 有清一代整整兩百年, 就算是建省後
, 還是多方與福建連系, 清代是會多重視台灣?
作者: wsx26997785 2015-10-24 03:04:00
施琅只是打下澎湖 台南的舔中派就勸鄭剃髮易服投降鄭家及鄭軍還有遺臣 都被遷回中國封侯限制鄭家軍被派去東北跟俄國打仗 回來後將領被斬、兵遣散不過真的 台灣現在全島開化都是日本人建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