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黃埔精神到底是什麼??

作者: jiangxw (Goodman)   2015-10-26 16:57:37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LF6UBJgTaDe_QTVd3wyQ3MqpdVOEQcYuLAxOAmtuvKITxEkCekk29vPKw18XooiQxVCGnubw0uGXDjguYaq_aa
“黃埔精神”作為一個固定詞組、一個特定的概念,最早是在什么時間、由誰提出來的
呢?
從目前已有的文獻資料看,最早提出“黃埔精神”這一概念的是黃埔軍校政治教官安體
誠。1926年9月23日,安體誠在《黃埔日刊》發表了“什么是黃埔精神?”一文,第一次
提出了“黃埔精神”這個概念。文章一開頭便寫道:“一個團體,一種組織,只要它能
繼續存在而成為一種勢力,必定具有也必定形成一種特殊精神;能使它的正當精神得到
充分的發揚與廣大,這種團體必定是能完成其使命而創造出無限之價值的。這團體精神
的具有與形成,發揚與廣大,其可能性,當然要受歷史和環境的支配,同時也必然要靠
各分子之人為的努力而進展!黃埔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它在中國已形成一種勢力,已成為
中國革命工作上很有關系的一個組織了。這其中有它的特殊精神存在,已是本校和留意
本校的人都能感到而承認的了。它的精神,有以名之,名之曰‘黃埔精神’!”
不久,在1926年10月4日舉行的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生典禮上,全體畢業生宣讀的誓詞又
提到了“黃埔精神”。誓詞全文為:“不愛錢,不偷生。統一意志,親愛精誠,遵守遺
囑,立定腳跟。為主義而奮斗,為主義而犧牲。繼續先烈生命,發揚黃埔精神。以達國
民革命之目的;以求世界革命之完成。”
此后,黃埔精神的提法和使用頻率更加多了起來,一直延續到今天,顯示了黃埔精神自
身持久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黃埔精神的內涵編輯
什么是黃埔精神?它的內涵都包括哪些內容?理清這些問題,對于正確地理解和把握黃
埔精神,更好地發揚黃埔精神有著重要的意義。
對于黃埔精神的內涵,安體誠在《什么是黃埔精神?》一文中作了初步闡述。他認為,
黃埔精神首先是“始終充滿著信仰并實行真正中山主義的革命軍人精神”;其次“是除
了它所具之一般的軍人精神如不怕死,甚至有政治主張(不論何種)和我們個人主觀所
希望的外,分析它的特具的精神,可以說黃埔精神是建筑在總理所定的:(一)聯俄,
(二)聯共,(三)擁護農工三大政策上的。徹底厲行本黨聯俄聯共擁護農工三大政策
的精神,就是迄今的黃埔精神之所以為黃埔精神。”
隨后,在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生典禮上,學生代表郭俊英(即郭化若)在演說詞中對黃
埔精神的內涵也作了同樣的解釋:“什么是黃埔精神?具體說來,就是實行總理的聯俄
,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本來這是黨的根本政策,但因在黃埔表現得特別清楚,
就是說我們同學對于這三大政策認識得特別明了,特別努力的去擁護并且實行,所以說
是黃埔的精神。”這種解釋反映了當時人們對黃埔精神的理解和認識。
  此后,黃埔同學在為國家和民族的前途與命運而英勇奮斗的過程中,經過戰爭的洗
禮、人生的磨礪,對黃埔精神的理解視野更為寬闊,認識更加深刻。
目前,對黃埔精神的內涵主要有兩種解釋:一是把黃埔精神概括為四個字:“愛國、革
命”;二是把黃埔精神概括為六個字“犧牲、團結、負責”。對這六個字,有人還作了
進一步的闡述,認為有了犧牲精神,即能無我無私,不畏艱險,以少勝多,以一當萬;有了團
結精神,就能親愛精誠,協調合作,義共患難,志同生死;有了負責精神,即能貫徹命令,負責
到底,不達目的,決不中止。應該說,這兩種解釋都有道理,只不過因理解的角度不同、
層次不同,而在表述上有所區別罷了。
我們不妨分析一下這兩種解釋。用“愛國、革命”來概括黃埔精神的內涵,可以說是抓
住了黃埔精神的主旨、核心,這也是黃埔精神的本質特征。為什么這樣講呢?因為說到
黃埔精神,就不能不講到黃埔軍校;講到黃埔軍校,就不能不了解孫中山先生創建黃埔
軍校的初衷和辦學理念;而要了解孫中山先生創建黃埔軍校的起因和目的,就不能不清
楚孫中山先生坎坷的革命經歷。
孫中山先生走上民主革命道路后,為了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發動領導了多次武裝起義,
但都失敗了。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
  孫中山在美國獲悉消息,于年底回國,被選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次年1月1日
,他宣誓就職,宣告了中華民國的誕生。但是,掌握清政府實權的袁世凱在帝國主義的
支持下,內外勾結,上下施壓,迫使孫中山辭去了臨時大總統職務,革命果實落到了袁
世凱手中。此后,孫中山先后發動了討袁的二次革命和護法運動,希望借助軍閥的力量
去達到革命的目的,結果都失敗了。1921年5月5日,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成
立革命政府,積極準備北伐。但第二年,粵軍頭領陳炯明勾結直系軍閥,在廣州發動叛
亂,孫中山被迫回到上海。在絕境中,孫中山遇到了共產黨,他真誠地接受了中國共產
黨和蘇俄的幫助。1922年9月,孫中山開始著手改組國民黨。1924年1月,孫中山主持召
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并在中國共
產黨和共產國際的幫助下,開始了黃埔軍校的籌建工作。關于創建黃埔軍校的目的,孫
中山先生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的講話中說得十分清楚:“在這里開這個軍官學校,獨一
無二的希望,就是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慘痛的教訓告訴他,要救國圖存
,就要有自己的革命武裝。
  在辦學理念上,孫中山先生希望通過新的課程設置,新的訓練方法,打造一支為實
現他的理想而奮斗的新型的革命武裝。從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經歷和創辦黃埔軍校的過程
我們可以看出,主導他行動的始終是愛國革命的思想。孫中山先生深知,要使中華民族
獲得新生,要讓中國擁有光明的前途,腐朽的清王朝必須推翻,禍國殃民的各路軍閥必
須打倒。否則,國家無望,民族不興。而要實現這一偉大的奮斗目標,武裝革命是唯一
的道路。孫中山先生正是舉著愛國革命的旗幟一路走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他的這種思想和實踐,深深地影響了黃埔軍校,深深地影響了黃埔師生,也給黃埔
精神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由于孫中山先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是通過革命行動體現出來的,
因此,在黃埔軍校,“革命”一詞出現的頻率最高;在黃埔師生身上,革命精神體現得
最為鮮明。就連后來站到革命對立面的蔣介石先生當時對學員都說道:“你們來黃埔軍
校,是為了革命;如果我將來不革命,以至反革命了,你們就起來反對我、打倒我。”
應該說,革命思想在當時的黃埔軍校是深入人心的。
至于“犧牲、團結、負責”的精神,不僅在黃埔軍校的教育中特別強調,而且在黃埔師
生身上同樣體現得十分明顯,特別是在東征、北伐和抗戰這種血與火的考驗中,黃埔師
生將這些精神展現得更是淋漓盡致。
可以這樣說,“愛國、革命”在黃埔精神中解決的是“為誰扛槍、為誰打仗”的問題;
“犧牲、團結、負責”在黃埔精神中解決的則是“怎樣扛槍、怎樣打仗”的問題。這是
兩個層面的東西,前者是靈魂、是方向,后者是方法、是途徑。兩者的解釋雖然有所不
同,但這兩個層面的內容卻是緊密相連、缺一不可的,共同存在于黃埔精神的內涵中。
當然在這兩種解釋之外,在黃埔精神的內涵上還應該加上兩條:一是艱苦奮斗的精神,
二是無私奉獻的精神。
關于艱苦奮斗這一點,在黃埔軍校初創時期體現得非常突出。當年,黃埔舊址“敗瓦頹
垣,荒煙蔓草,已久為狐鼠竊居之所。”草創人員,“著手修葺,披荊斬棘,除穢去污
,飛堊流丹,煥然一新。以前蛇鼠叢眾之墟,一變而為躍馬談兵之地。”黃埔同學的生
活當時也是十分艱苦。曾任黃埔軍校入伍生隊代理總隊長的張治中曾這樣描述:“學生
的服裝只是一套灰布的衣服,沒有襪子,赤著足穿草鞋。住的房子更是簡陋得很,當時
只有一部分學生借用從前黃埔陸軍小學的瓦房來住的。此外就完全住在臨時用蘆席搭成
的棚子,睡的是用竹子擔起的床。”在以后的崢嶸歲月里,黃埔同學同樣與艱苦相伴,
與奮斗相隨。
無私奉獻在黃埔精神中同樣占有重要的位置。當年在黃埔軍校的大門口貼著這樣一副對
聯,“升官發財莫入此門,貪生怕死請走他路”;在黃埔同學中有一句口號叫得很響,
“愛國家,愛百姓,不要錢,不要命”;孫中山先生在開學典禮的講話中對黃埔同學講
得更加明確,“從今天起立一個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發財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國
救民的事業”。這些都強烈地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作為黃埔同學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
,要以國家和民族利益為重,勇于拋棄自己的私利,一心從事革命的事業。
綜上所述,黃埔精神的內涵應該包括愛國、革命、犧牲、團結、負責、奮斗、奉獻等七
個方面。
※ 引述《DeJin (別講五四三)》之銘言:
: 『犧牲風險˙黃埔精神』
: 意思就是我們要秉持舍我其誰之精神,不怕犧牲、不怕艱難、勇往直前,只要是為了國家
: 、為了民主、為了自由,就要挺身而出,冒險犯難、奉獻到底!
: 我國當初面對大日本帝國皇軍時,其日本帝國皇軍橫掃四面、威震八方,整個東南亞所到
: 之處,無不屍橫遍野、家破人亡。
: 除了美利堅這工業強國能承受的住皇軍的猛擊之外,各地方、各國是無人能單一承受住日
: 本帝國的攻勢。
: 其實我原本是打『無人能承受的住』,但為什麼卻要改成『單一承受』呢?原來,英國在
: 緬甸被日軍打到快出殯,我大中華民國二話不說,調集精銳,組建中國遠征軍直接過去支
: 援,孫立人將軍救了一批英國軍隊與英國記者,聲名大噪、享譽國際!
: 而我世界民主國家中國土面積最大、亞洲第一民主共和國:大中華民國 雖裝備落後、素
: 質不高,甚至初期沒有一個國家願意給予我國民革命軍一點幫助(在此僅代表中華民國外
: 交部感謝蘇聯、德意志帝國)
: 但是我們倚靠著『犧牲奉獻、黃埔精神』成功抗擊日本法西斯,成為世界五強、聯合國常
: 任理事國之一:中、美、英、蘇、法
: 大家要銘記在心,人人都要有這種精神!要用尊敬的心去緬懷這樣的歷史,因為是這句口
: 號,保住了我們今日之民主自由!
: 只是國共內戰輸了
作者: legend2k (達路)   2015-10-26 16:59:00
裝 費
作者: DeJin (別講五四三)   2015-10-26 16:59:00
yes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