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魯不小心喝洋墨水喝了六、七年
29歲才回國找工作
很順利一開始就進到公家機關
可是做了幾年他媽的覺得很不爽 老子耐操又聰明 做的比其他混的同事多又好
卻沒反應在薪資
今年想開了改走私人
發現台灣的低薪好恐怖
又不是新人了 面試的主管居然敢開出三萬多而已的薪水
還笑盈盈地說"如果你真的是人才 相信很快就會調升 獎金靠自己噢"
跟他說"在大臺北生活 房租加交通開銷 三萬多存不到錢"
中年有餘的面試主管說"年輕人首先要想的是能夠養活自己 不要想存錢"
小魯忍不住問 "世事難料 人總是會有存錢的需要 例如健康狀況 如果忽然要動手術
之類的 不是就需要錢嗎?"
面試主管笑得更開心的說 "你可以貸款啊 可以借錢啊 難道現在年輕人不覺得獨立更
重要嗎?"
小魯不懂薪資太低就是讓年輕一輩難以獨立的原因 為何中年那一代可以一方面給低薪
一方面講要獨立的大話
更不懂的是 這些做主管的人 就是因為自己能力不足 英文不行 動作不快 搜集資料
不夠厲害 所以希望來點人才 來點年輕人
阿怎麼不想想什麼都不會的自己領那麼多錢 卻給年輕人這麼一點點
更何況 拉到一個標案 一賺就幾百上千萬 真正給到努力最多的那個人 只給多少錢?
難怪台灣人才會出走 歐洲國家的人工作的時間少 動作慢 人又懶散 薪資卻是台灣幾倍
台灣被中老年那代建設成現在這種體質
創造了一個現在這樣的環境
還來嫌年輕人嫌三萬多太少
很好奇 現在主管或老闆都只想要給最低的薪水 然後期望人才會來
再讓人才自己去加薪、調薪
那為什麼不倒過來 公司一開始就給高薪 然後進去工作後 再以表現調降薪資勒?
一開始給高薪 不是比較容易吸引到人才嗎?
是不是台灣的公司和老闆都笨笨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