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oyhjw (boyhjw)》之銘言:
: 小米自我定位是互聯網公司,首款產品是MIUI
: 做硬體其實沒啥經驗,對代工廠的依賴很大
: 雷軍自己也坦誠小米手機是和代工廠(臺灣)合作研發的產物
: 但不管小米有沒有技術,單就產品而言 ,這幾年進步很大
: 小米note剛出來的時候雖然賣不動,但品質卻得到肯定
: 做工精緻 體積控制得很棒 螢幕等級高
: 系統也很順 喇叭的音質也比一般的手機要好
: 相比較而言,華為一直標榜自己為技術性企業,但就產品實際
: 體驗來講,我覺得並沒有超過小米,各有所長而已(自己兩家都有用過)
: 但小米在大陸市場已無優勢而言 ,這次雙11雖然銷量仍是第一
: 但和二三名的華為魅族已是伯仲之間,已有三分天下之勢
: 高階賣不過蘋果和華為 ,中低階相比榮耀和魅族也無優勢
: 現在大陸手機市場競爭空前激烈,千元機都在虧本賣
: 三星的市占被衝擊到10%以下
: 這股風潮過後,還能生存幾家,是個問號
今年去了三次小米,每次去都三天。
小米裡面的人,都是在外商工作過,或是BAT工作過的一些牛人。
邏輯之快,與思考周全,在台灣我還真的沒遇過。
現在小米自己都認為手機已經沒什麼發展空間了。
所以開始出各種智能硬件。
小米的人才是絕對沒問題的,跟之前接觸 HTC的人完全是不同等級。
HTC 大概就台清交那群人居多,小米的人除了中國各省的菁英外,
幾乎都有千萬或億級系統開發的經驗。
當時討論時,有個產品經理,說話與思考的快速讓我這台灣博士完全跟不上,
一閃神就跟不上了,思考與處理的速度超怪。
另一個屌絲工程師,也不過大學畢業三年經驗,
你講話講到哪,他的程式幾乎就可以修改完成,超有效率。
在台灣完全看不到這種夥伴。
不過現在小米做手機那群人,思考又不在手機了,
所有你想得到的傳統商品,都可以智能化,而且三個月從無到有。
基本上從淨化器,與美的集團合作的空調,小米體重計,插座等你看得到的商品,
真的是從企劃到生產,頂多就三個月而已,這種節奏強度,
在台灣沒一個企業可以跟上的。
至於價錢,有些產品真的是零利潤在賣的,反正現金多,不怕陪。
搞死別人活下來,維持現金流就贏了。
所有外企,包含台灣,除了蘋果以外真的已經在中國慘敗,也跟不上節奏了。
HTC 或 ASUS 根本就無心經營中國市場,
還在那以為隨便打打廣告,就有人買的過時策略。
若不是台灣市場太小,大家不想經營,不然早就被中國手機統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