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en1325 (優質水瓶男)
2015-11-14 01:48:43查一下這位教授的其他研究生的論文
隨便看幾篇
論文名稱:從自身的敘事中探究「人本」-寫個有人味的故事
摘要:
「我是誰」以及「生命意義」幾千年以來人類苦苦追尋這命題,當一路往下探尋,最後都
將在自己的身上找到答案。
筆者透過書寫自己身上27年的生命故事,從幼年時光、求學階段、社會工作實習階段的專
業探索到近兩年正式進入助人領域工作,這一連串的歷程,筆者不停地在回應「究竟我是
一個怎樣的人?」。
論文名稱:討愛的人:「乖」的印記與轉進
摘要:這是一個再一次觀看自己生命的論文。
故事中書寫了生命過去的經驗對自己的影響以及家族的故事,也藉由觀看自己的肥身體來
和自己對話。這是一個練習愛人與被愛的論文,也是一個自我治療的文本。
論文名稱:褪去社工馬甲
作者:
zold (zold)
2015-11-14 01:49:00因為台灣的教育---缺乏獨立思考跟反向思考的重要
作者:
tasogare (tasogare)
2015-11-14 01:50:00也藉由觀看自己的肥身體來和自己對話XDD
我是人??我為什麼是人??我如果其實只是認知我是人??
有點想睡了 我不知道該從哪裡跟你們解釋這種自我敘說
作者:
chenbo (畢格奧倫治)
2015-11-14 01:52:00強調,不同系所不一樣吼 不要把文組等同視之
作者:
Xceberus (foux du fafa)
2015-11-14 01:54:00抒情文大賞啊 年產這些廢紙到底要幹啥
作者:
chenbo (畢格奧倫治)
2015-11-14 01:55:00學習成為一個諮商人:自我敘說研究 所以學諮商的都要走這種路線???
還有這根本不是文科的研究 這是社科的...然後看起來應該也不是諮商的...
看一樓就知道為何台灣人文思想研究無法在國際立足 唉
作者:
Xceberus (foux du fafa)
2015-11-14 01:58:00經濟學也是社科啊 怎麼差那麼多
作者:
nashmvp ( )
2015-11-14 01:58:00中文系的論文也不是這樣寫的
作者:
chenbo (畢格奧倫治)
2015-11-14 02:00:00一樓開專欄來教育我們什麼是社工碩的研究拉,要不然完全
作者:
chenbo (畢格奧倫治)
2015-11-14 02:01:00無法理解 現在是說明的好機會
這個要從台灣早期的社會科學研究開始說起了 更準確的說國外很早就有這樣子的研究了
作者:
chenbo (畢格奧倫治)
2015-11-14 02:04:00建議G大發一篇文 我想聽
就是這種研究到底有沒有所謂的"價值"主要分為兩派的說法 其中之一就是認為社會科學研究就是要用科學方法 不管用統計還是其他的量化研究方法 總之你可以理解成 把研究理工的方法拿來研究人
當然 現在你看我這種說法 你也會覺得這種方法很奇怪吧?所以另外一派的人提出了"人家是人類欸~~~~~~~"類似這樣
作者:
ismydear (ismydear)
2015-11-14 02:10:00說真的,這樣反而不好寫,沒有東西可以抄
他們主張 我本身就是驗證我研究的工具 我自身的生命
但自我敘述能讓其他人檢驗什麼?自己說自己的話怎樣貢獻學術社群?
當然了 他們認為他們寫的東西有辦法驗證的 那就是他們存在於此基本上這是兩個不太一樣的思路 也不是全部的質性研究都這樣搞的
自我敘說的"主體"不是"個體",而是敘說的情節化。
我承認我的訓練背景是這樣,但知識的積累證成這方法自我敘說拿什麼來證成自己的方法?
我也知道像生命史那種什麼都講證據的研究 不過那又是另
我的預設是:學術社群追求知識的積累與修正所以能夠促成共同的知識積累的修正的方法就得到證成如果今天是類似HERO說的,只是換種方式敘說那我能理解,反正其他人讀懂了就能貢獻學術社群
我覺得這個爭議要放在台灣社會工作的知識該如何被累積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知道了存在在那裡的人如何貢獻知識的累積?
作者:
xyz2 (多想想是對的)
2015-11-14 02:23:00文組的論文沒有都像這樣,而且大部分和這種的很不一樣,原po有先看過社會組不同科系的論文內容嗎?
Suc 你談的這些在碩士階段的研究能力和掌握度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 畢竟碩士研究很少會提到知識論更別說研究典範的思想轉移了
本土的經驗也OK,非實證也OK,但貢獻必須講清楚比方說德里達論證法律與正義的問題
我同意S大的說法,這是敘說研究社群接下來要努力的地方
它本身就是經歷了典範轉移 就是不同的東西了 這樣比有問題
他也要說出為什麼解構是一種有價值的研究方法不會有人說德里達美國經驗的實證主義吧XD
這東西能從很多面像開始講 我們先從學術價值是什麼開始
作者:
xzcb2008 (éžå¸¸æ£®77牛)
2015-11-14 02:31:00一樓,快去睡覺,明天打一篇啊,蹲你說的好感到興趣
兩位明天各回一篇拉XD 我好想看你們完整的論述 XD
2.很多人的東西整理(或用統計方法分析)出來 能夠形成一套規律(或法則或其他的東西)
這些都是知識的形式然而 這有個問題 就是當本身會變動的情況下 這些東西
會變動的東西可以有價值,也不必然要是規律他可以是某種歷史條件下的產物但由於我們的敘述必定有選擇的,我們終究要說明選擇的理由Max Weber的方法論也不主張自然科學式的法則但他論證了我們如何從變動的歷史中提取想要的資訊以及這種方法論對我們的意義是什麼但自我敘述要提取的資訊是什麼?他如何對作者以外的的人產生意義?
作者:
osape (oo)
2015-11-14 03:18:00google查Narrative Analysis看看吧沒看過這篇論文,不知道品值如何,單看題目應該是敘事研究用自然科學的方式去理解社會科學研究,本來就有問題品質
作者: runemagic (三鳥由紀夫) 2015-11-14 03:30:00
沒有學術貢獻=.=屁就是屁 誰會去讀這些東西
論文沒有價值 題目就沒有意義 這指導教授沒說嗎?價值是甚麼?產業利用性在哪?還是拿學長姐過來抄一抄?連文獻也少得可憐 這就完全違反質化研究的考證跟嚴謹這種論文品質說真的 跟學士論文差多少?價值何在?
作者:
hellofox (狐說八道之全臺最中肯)
2015-11-14 03:51:00看些不懂質化研究的理組白痴在秀下限滿可悲的
作者: runemagic (三鳥由紀夫) 2015-11-14 04:12:00
我文組喔 呵呵 文組論文也有嚴謹和有貢獻的 這種...
喜歡量化去看經研的論文啊 用一堆數學堆砌出來的__
最好是看abstract可以看出論文品質啦我有認識人碩士論文做最佳化,被教授說數字不好看就回實驗室開Excel 直接改數字的
作者:
nrxadsl (異鄉人)
2015-11-14 07:31:00去翻清代綠營研究,甚麼叫文組最操歷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