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3929600014245&id=504419244
昨天有人問我對蔡英文副手確定由陳建仁出線的看法,我說,不意外,他是最合適的人選。
除了男性(性別)、高雄出生(地域)、形象清新(學者)、拼經濟(生醫產業接棒IT產業)之外,我認識陳建仁十多年,個人覺得,還有個重點:
陳建仁無疑是綠油油的,卻從未表現出對外省人的嫌惡,尤其在台獨意識深植的獨派、深綠人士對所謂高級外省人、 外來政權國民黨的敵視甚至仇恨。這對民進黨二次執政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特質。
台灣醫學公衛大老,絕大數是綠色,骨子裡藏著或表面流露台獨意識,這可以很容易理解。
出於殖民國經濟民生的考量,台灣在日治時期孕育的知識分子,絕大數學醫,不然學音樂、學藝術也可以。日本政府怎麼可能讓台灣人去學習鐵路水利等骨幹建設工程、或是危險的政治經濟思想呢 ?
這批拿著聽筒的台灣知識分子,自有其鄉土意識,和隨國民黨來台的世家大族宿世積累的知識分子,當然不一樣。二者都是當時的社會精英,對二二八事件、保釣活動、中華民國被逐出聯合國, 各有感觸在心。
在兩岸對峙與國際孤立的氛圍中,醫療是一股人道活水,話雖如此,台灣的醫學公衛大老出席國際學術場合,仍能感受到中共無所不在的政治打壓,即便兩岸關係和緩,仍能感到一股慢性缺氧的窒息之感, 尤其自身立足點逐漸消融無力,有志振作者,自然而然尋求台灣自主以打破僵局。
我作為一個離島人,母語不是閩南話、客家話或原住民族語言,也不是國語北京話。幾次去高雄搭計程車的經驗,都非常不愉快,我說不好但聽得懂閩南語,卻被司機拒載,被譏諷外省人,讓我覺得去高雄不如去泰國(有些老外把泰國THAI和台灣TAI 弄混),不得已要去就當成出國說英文。
陳建仁曾說,他出生時,父親(高雄白派陳新安)競選高雄縣長失利,所以小時候他綽號「落選」,他弟弟陳建德出生時,父親當選縣長,所以弟弟綽號「當選」。他出身在地方政治派系的家庭,曾公開在宇昌案力挺蔡英文,也在選舉時表態支持陳菊,我在他身上感受不到本省外省的好惡差別,感覺特別深。
陳建仁35歲就成為台灣大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教授,初期很有遠見地以砷污染的烏腳病為研究重點, 奠定國際地位,光是烏腳病研究就帶領培養出400個碩博士,繼而鑽研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學, 再擴大到基因流行病學,學術成就無庸置疑,如今站在學術生涯高峰, 已歷任衛生署長及國科會主委,若再上層樓,只剩從中研院副院長升上院長,可是他已經64歲了。
再入政壇 ,站上副總統的高度,我一點都不懷疑陳建仁的協調整合能力,他在學術領域就能和父權主義的醫界山頭大P們攜手合作,繳出大家都服氣的研究成績;他在SARS期間,救火當上第一個非醫生的衛生署署長,和前署長李明亮(醫師)、世衛及美國CDC等病毒流病專家共事,幫助國內各行其事的醫衛體系,從中迅速理出頭緒,到了當上國科會主委,分配學術研究資源,可沒有人敢指責他罵學閥壟斷。
聰明、善於協調整合、幽默,是記者看到他的一面,但若以為他是濫好人,這又錯了,我曾見識他閃電撤換下屬主管的手腕。
縱使政壇如叢林,陳建仁可不是小白兔,他來統整生醫產業發展策略,搞不好可以和王金平一別苗頭(王金平是生策會的董事長,有金脈有人脈,還有學術合作, 每年的SNQ國家品質認證,其實是這個民間單位弄出來的,和以前食品產業的GMP,是不是覺得很像?)
陳建仁每週末傍晚左右會上天主教聖家堂,出國期間也不例外,有次我隨行採訪APEC衛生部長會議,他有一段時間行程不公開,原來上天主教堂去了。他曾告訴我說,在SARS疫情失控時,每晚禱告,把壓力困難託付給天主,然後就能安然入眠。這次他做抉擇前請教三個人之外,必然是有請天主引導他發現內心真正的想法。
陳建仁信仰天主教,太太羅鳳蘋還是教會的志工,一家人都是虔誠的教徒,所以聽聞他的女兒要當修女,要投入生命末期病人安寧照顧,陳建仁鼓勵支持,這似乎也合情合理。
在某種程度上,我算得上和陳建仁的學生沾上一點邊,許多醫藥記者常常聽了一頭霧水的醫衛學術討論會之後,見到陳建仁如見救星,他提綱揳領、簡明扼要、態度親切地說明, 把記者當成學生,讓記者交出讀者看得懂又要重要見解的報導,拿宇昌案的敏感問題問他,也許他有所保留,但感覺不到他有說謊,這叫記者怎能不喜歡他呢?
我曾經詢問他,「建仁」這個名字的發音有沒有帶來困憂,他笑著說,不會,只有一次在中研院,鄭泰安(專攻自殺研究)老遠見到他,熱情大叫「建仁」、「建仁」,引人側目回望,那時還真有點尷尬呢!
-------------------------
這篇應該算是目前對於這位準副總統最完整的經歷、人格特質、能力的介紹了吧,感覺真的是一個很優質的人選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