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習會社會評價低,馬:因為台灣社會對抗激烈
http://www.storm.mg/article/74293
馬英九總統力推馬習會成真,受到國際社會矚目,國內輿論卻出現不少批評聲浪。
馬英九19日接受彭博新聞社專訪時對於民眾批評表示,這是因為台灣在政治上對抗
非常激烈,所以不管他做得再好,都不會得到支持;也因為知道這個「道理」,所
以他從不畏懼去做該做的事。
馬習會舉行近2週,彭博新聞社19日對馬英九進行專訪,總統府在20日公佈內容。
馬英九在專訪前題下「和平永固」四字,強調自己對兩岸關係的目標和願景就是
續的和平與繁榮。
馬英九在專訪中重申,自己將馬習會做為建築一座「跨海大橋」的起點,以後雙方
的領導人都可以透過這個跨海大橋來見面與會談,當然雙方都必須要遵守交通規則
,就是「九二共識」。
而在兩岸橋樑搭建後,是否也開啟未來台灣與其他國家搭橋的契機?曾在馬習會中
向對岸領導人表示,台灣民眾非常重視台灣國際活動空間的馬英九坦承,「現在還
不敢做這樣的推論」。
但他表示,從過去7年多的實際經驗顯示,兩岸關係改善會讓台灣的國際環境變得
更友善,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從原先的惡性循環,轉變成良性的循環。
根據總統府提供的專訪內容,記者以太陽花運動的學運領袖找不到工作為例,詢問
馬英九對台灣無法通過《兩岸服貿協議》,似乎被世界孤立的看法,馬英九說,
「情況應該不至於到那麼壞」,因為越來越多人了解,儘管大陸在政治上對台灣並
不那麼友善,但台灣與大陸的關係已到了不是隨便說不要就可以不要的程度。
他強調,與大陸打交道絕對是有必要的,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可以不理會中國大陸
;「你不一定欣賞他的制度,不一定支持那些不民主的做法,但是在經濟上,這是
很現實也是很殘酷的,必須要用非常冷靜的頭腦及非常務實的態度來處理這個問題
,否則的話,落後之後要想再回頭就很困難。」
國際間關注兩岸提高交流層次,是否有助於中國民主化。馬英九認為,大陸的改變
不可能很快,在許多方面也還在熟悉過去不存在的制度;但和網際網路出現前相比
,大陸改變的速度已經在增加。
馬英九認為,一個社會如果開始變得富裕,它的成員,尤其是中產階級,對於參與
公共政策決定的需求就會越來越高,所以台灣與大陸交流,長期來看,大陸一定會
有改變,但沒有這麼快。
至於民主化,馬英九除重申自己每年都會在6月4日當天呼籲中國尊重異議人士、平
反六四外,也透露自己在馬習會中曾提及台灣民主的發展與成果;他提醒大陸,這
是台灣民眾所珍視的價值,如果在此方面能有進展,一定可以拉近雙方的距離。
對於台灣社會對馬習會提出諸多質疑和批評,馬英九強調,最近的民調顯示,民眾
對於政府處理馬習會的過程,滿意度達到六成。至於民間反應不夠正面,馬英九說
,未來的歷史評價應該會有些不同的看法。
他表示,因為台灣是一個政治上對抗非常激烈的社會,有時候不管他說什麼、做得
太好,都不會得到支持;但是因為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從來不會畏懼去做該做的
事情,相信一段時間以後,大家應可以解。
按陰陽
還要忍受這垃圾半年
1.媒體來源:
※ 例如蘋果日報、奇摩新聞
2.完整新聞標題:
※ 標題沒有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