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有沒有造成南綠北藍現象的八卦?

作者: UmbertoEco (Nina Fortner )   2015-11-21 15:46:42
※ 引述《wangyuh (凹子底GD)》之銘言:
: 魯蛇我一直很好奇
: 自從出生以來南綠北藍就好像自然現象一樣一直存在著
: 不過卻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因素造成這個原因
: 是因為職業結構的因素嗎?
: 還有省籍因素呢?
: 想問問大家為何台灣這種現象造成的因素是什麼呢?
這種月經題其實包含很多陷阱跟成見在裡面,
就像KMT信徒或小S那些演藝圈的飛碟幫喜歡說民進黨支持者都是南部低知識台客一樣。
南部=台=綠=民進黨=沒水準低知識收入生活落後...等等一堆洗腦出來的假意識。
首先你說的並不是用DPP v KMT,
而是用藍綠來代替,
但是台灣的藍綠觀念是什麼時候才出現的呢?
這種替代慢慢成為常識其實是2002~03左右才普遍的。
當時現在所謂的「泛藍」分裂成三個政黨,
以國會席次來看分別是 橘色親民黨 > 藍色國民黨 > 黃色新黨
親民黨就是跟隨宋楚瑜出走的省府幫、騎牆派、外省血統認同者,
相對於連戰領導的國民黨是黑金派(橘+黃說的)、本省派、或者說就是黨產派。
新黨則是正黃旗,天龍中的天龍,之所以無法跟親民黨合作是因為
宋楚瑜就是當年帶頭打壓陷害非主流/新國民黨連線的打手,兩黨仇結很大
而新黨對於親民黨來說實際上也沒有利用價值,宋本人就足以吸收外省票。
連戰對於國民黨的續命跟後來馬英九的成功是有不可抹滅的歷史意義的,
所以馬後來對連戰如此無情也真的夠背恩忘義,不過馬背叛的人太多了。
連戰除了搞國共合作賣台以外,
最重要的就是跟親民黨重新結盟,改變本來國民黨淪為第三黨的政治版圖。
當時國民黨還沒辦法直接吃掉親民黨,
所以連戰提出了用藍、泛藍來代替國民黨跟泛國民黨的概念,
這樣的偷換概念有很多好處,除了可以讓親民黨支持者跟國民黨支持者有同一感,
最重要的是,顏色本身是中立的,
國民黨這個字眼本來臭不可聞惡貫滿盈,但是一般人不大會覺得藍色是可惡的。
透過偷換概念,國民黨/泛國民黨就洗白成了無害的藍色/泛藍。
基本上還繼續使用藍綠就是某種程度上中了國民黨的招,
因為國民黨的區分方法很簡單,
有國民黨血統的是泛藍,沒有就是綠的,
不管你是建國黨台獨聯盟還是社民黨綠黨時代力量經濟學人美聯社,通通都是綠的。
其次為什麼南台灣對民進黨的支持度越來越高?
如果要簡單講的話就是日漸覺醒而已,但是這樣當然太簡單。
台南縣在陳唐山之前,高雄市在謝長廷之前從來都只有國民黨一黨專政。
就像很多鄉民說的,換民進黨做看看,結果就回不去了,
因為兩相比較國民黨根本爛透了,民進黨執政品質保證啊。
不過將時間拉大可以發現比較簡單的結論,那就是民進黨的任務改變了。
民進黨的確是發跡於台北市市中心的政黨,創黨元老謝長廷也是正港台北子弟。
而民進黨早期的任務就是追求基本的、形式上的起碼的民主政治,
而光這點就一直努力到1996年台灣才算跨入民主憲政元年,
第一次由全國人民自己選出治理國家的政府,即使當年李登輝選上是壕無懸念。
(所以請大家對台灣的民主多點耐心,到今年台灣民主也才19年啊!還未成年!)
而民進黨在達成第一階段民主化推手的任務(雖然這功勞常被李登輝收割)後,
黨的核心路線也慢慢轉向台灣的國家正常化,或者直接說,台獨建國。
1991年,台獨黨綱正式寫進黨綱中。
這也慢慢變成現在我們熟悉的民進黨。
所以南台灣對民進黨支持度越來越高,除了1998謝長廷統一南台灣最後一塊拼圖,
更重要的民進黨相對國民黨的路線更明顯是偏向台獨的。
而在1996年台灣民主元年之後,這成了民進黨主要的政治光譜。
因此,很多原來政治上的保守派因為支持台灣而支持了民進黨,
主要如跟李登輝一起跳槽的那一個板塊。
反之,很多民進黨以前的策略盟友越走越遠,
例如本來在很多社會議題都有共識經常合作但在統獨光譜另一個極端的新黨。
與其問為什麼南台灣比較支持民進黨,
不如問為什麼北台灣還有人在支持國民黨?
有沒有發現把你的問題從國民黨的語法改成正常人的語法後,答案就呼之欲出?
作者: victor777 (勝利方程式)   2015-11-21 15:55:00
全台7縣市有3.6萬鉛管用戶...喝多了咩~
作者: ians20025 (P R)   2015-11-21 15:57:00
鉛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