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falleaf (一葉知秋)》之銘言:
: 為什麼台灣以前這麼有錢
: 去全球各地
: 看到台灣就想到錢
: 直到不知道哪一年後
: 年輕人工作機會越來越少
: 經濟大環境越來越差
: 有掛嗎?
這20年來台灣都沒有走對方向
之前台灣會有經濟奇蹟是因為當年戰後嬰兒潮所致
民國60~80年間那些戰後嬰兒潮正處於青壯年
當時台灣大多數人口都是青年
一個國家有很多青年人口
再加上沒有戰亂影響
這個國家的經濟因為有青年勞力投入加上青年強大消費力(老人不會有多大消費力)
經濟會蒸蒸日上
民國80年之後
台灣的GDP成長其實是逐年往下掉
因為戰後嬰兒潮慢慢變成老年人口
而且台灣政策一連串錯誤EX 廣設大學,廢除技職教育
讓不該念大學的人去念大學 念完拿一張文憑什麼都不會
對於科技業過分投入(國家投之DARM LED LCD 那麼多錢 到現在都變成慘業)
政府對房地產投資過分放縱 鼓勵炒房 擴大貧富差距
政府只想藉由炒房美化GDP數據
對於國家產業發展沒有幫助
年輕人看到房價那麼高,不敢結婚,即使結婚也不生小孩或只生一個
結果造成台灣的勞動力更加下降
結婚的人因為買房背負房貸壓力,變得不敢消費
因為沒人消費導致景氣不好
總之台灣現在是一堆爛攤子...
其實現在的日本因為老人太多年輕人太少
導致日本多數企業一蹶不振
因為年輕人少使得日本消費弱化
縱使安倍進行一連串經濟改革措施依然無法改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