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校長說的是實話呀
只是他的盲點是過度強調高學歷的價值
以前我就曾經在什麼版發過這種思辯文
假設今天台灣人口變成倒金字塔型,
也就是中老年人口數大於青壯年人。
現在有甲、乙兩位候選人,
甲政見是提高老人津貼和補助;
乙政見是調高育兒補助改善人口型態。
你我都知道前者對老化國家來說是長期不利
依台灣人的民主素養,
絕對是選對自己有利的候選人,
也就是甲會高票當選。
可是用來提高老人津貼的預算,
可能原本是可以拿來做對年輕人有利的建設,
卻因此沒了。 (也就是資源有限的情況下 一方獲得 就表示另一方可能有所損失)
可能還要提高國家赤字才能支付出老人補助
這樣不就等同是以多數絕來欺壓少數人的資源和權益?
同時讓國家走向減亡?
如果上面的問題改成
全台有很多人去當遊民呢
他們要求提高失業補助每個月三萬元
我要是一位上班族每天辛苦工作領四萬
這政策要是執行那我算什麼?
我也來失業在家爽爽領三萬好了
票值不平等向來就是個事實
學歷不能當作票值的基準
貧富也不能 身高長相出身也不能
如果硬要找一個基準就是
一個人是否短視近利
問題是這要怎麼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