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k416 (☑洨魯☠☜有未讀的✉)》之銘言:
: 中國從2005年陸陸續續有恢復繁體聲音
: 前前後後在人大討論5次都被否決
: 理由:
: 1.簡體字是進步與實用的字體
: 2.簡體字從先秦就有
: 3.簡體字並非多數都是亂造的
: 4.中港兩地的學生寫申論考試時 繁體字筆劃太多明顯無法充分表達再考卷上
: 5.會簡體字的人經實驗比較 多數看得懂繁體字也看得懂中國唐宋元明清文字
: 反觀香港人看不太懂簡體字
: 6.僅有可能修正部分簡體字為繁體字 字數大概在150~300字之內
: 香港街上目前商業大量充斥簡體字
: 政府機關也慢慢改為簡體字
: 小學生也接受簡體字教育
: 許多港人憂慮在不出20年 香港將完全放棄繁體字
: 到時 國際上 繁體字將只有台灣使用 會變成台灣文字
: 有無相關的八卦?
說到繁體台灣(中華民國)文
不得不說起注音符號
這是台灣人學習中文發音的共同記憶,但很少人知道「注音符號」是怎麼來的,
國民黨黨史館整理資料發現,黨內元老吳稚暉留下不少當初設計注音符號的底本、
樣張與試寫,篩選掉3個方言拼音後,在1919年後陸續公佈現在使用的注音符號系統
吳稚暉(1865-1953),原名敬恆,江蘇武進人,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第一屆國民大會
代表。身為民國四大書法家、精於篆書的吳稚暉也是國民黨元老之一,追隨國父孫中山革
命,但從不任官。
1911年為了統一國音,政府推行國語(普通話)運動,由教育總長蔡元培成立讀音統一會
,並委請吳稚暉籌備。吳稚暉後來受讀音統一會成員推舉擔任議長,展開設計注音符號的
工作,並參考日本的拼音辦法,希望將讀音統一,更有助於推動國語運動。
注音符號出於晚清章太炎以篆體設計的音符,目的是為了改善中文字「無音可讀」的缺點
,一開始則稱為「注音字母」。吳稚暉從聲母、韻母、介母三個部分著手,挑選出簡單易
懂的符號,作為拼音的基礎。
1918年教育部頒布「注音字母表」共40個符號,而其中三個注音符號
「万」(v)、「兀」(ng)、「广」(gn),都是只在方言拼音中使用的符號,
後來刪減成現行的37個注音符號。現在的注音符號「ㄅㄆㄇㄈ」排列順序、
「一聲、二聲」的聲調設計,都不在1918年11月頒布的「注音字母表」中,
而是陸續調整的結果。
吳稚暉1919年起參與國語統一籌備會(後為國語推行委會),提出推行注音符號的任務、
方案、辦法;修訂標準音,審定《國音常用字沁》等多種國語書籍,頒為國家本;在各國
立師範學校增設國語專修科;編製《漢語拼音表》、《注音符號》一類的通俗教材,強力
推動國語的通俗化、簡易化、普及化,也奠定了民國時期推行「語同音」的基礎。
資料來源:http://goo.gl/YGSBzu
也許注音符號可以當做日文中平假片假名
呈現台灣文的特色
畢竟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用英文字母當做發音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