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oveMakeLove (愛製造愛)》之銘言:
: 大家了解納粹黨大概是二戰那時後
: 但是美國有影集拍二戰之前的希特勒影集
: 發現也只是巴伐利亞慕尼黑的地區超小黨 而且偏激程度比台灣的政黨基進側翼還偏激
: 還組織衝鋒隊在1923/11/09想要在啤酒館武裝政變奪取慕尼黑和整個巴伐利亞洲
: 才幾百人就像跟上萬軍隊對幹基本上已經不是腦殘可以形容了
: 當然他負傷還被關 在監獄著作了名著<我的奮鬥>
: 所以有人問希特勒為什麼在二戰開一堆戰場就代表他不懂納粹崛起的過程
: 有沒有這方面的八卦?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i248lRdI4Q
當然一戰以後,德國面對到的經濟嚴重停滯、凡爾賽苛刻的割地、裁軍、賠款
等諸條件加起來,當時的社會氛圍本就有利於極端主義的萌芽。但在1933希特
勒上台以前,威瑪德國還是有至少十年以上的時間,是由中左或中右派執掌政
權的。威瑪德國並不是一打完仗就陷入了極端主義的坑裡面。
這邊我還要講的一點是,納粹黨並不是純然靠著民主制度上台的。納粹從最初
慕尼黑啤酒館開的第一槍起,就一直是走著暴力奪權與民主憲政並行的路線,
非常有計劃地在控制整個社會的氣氛。
例如說,納粹從一開始(甚至早於啤酒館事變)就已經有半武裝的暴力組織,
也就是衝鋒隊(SA)。衝鋒隊其實就有點類似更激進的黑道,到處在製造事端
,搞得比較大的我們稱之為政變,搞得比較小的就像是有針對性的街頭尋仇。
這種看似散彈槍但實際很有計劃的漸進式暴力,會搞得反對者不敢吭聲,然後
營造出一種「非希特勒治不了社會問題」的氛圍。
大家可能會問,為什麼威瑪政府會放任納粹的武裝組織恣意橫行?首先,德國
是聯邦制,威瑪政府的威信往往不及於各邦,尤其納粹的龍興之地巴伐利亞,
基本上根本是半獨立的狀態。當時的巴伐利亞邦雖然不能說完全支持納粹,但
是很多時候是在掩護納粹的。
第二,是當時非常特殊的時空背景,那就是一戰後的大裁軍。凡爾賽苛刻的條
款,羞辱性地把德國軍力裁到名存實亡的程度。所以當時整個德國社會都有一
個共識,就是「明著你不讓我重建軍隊,那我們就暗著來」。不但原先的容克
軍官階級沒有隨著裁軍而四散,反而透過各種掩飾暗中在籌劃德軍的重建。而
與之相呼應的,地方上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了很多半武裝的民兵組織,往好處
講是在砥礪國民精神,往壞處想,就是突然出現了很多有政治意識型態的黑道
組織。當時可以說是不分左右,全德國的男人都有在參與民兵組織,更何況納
粹的死對頭,極左翼的德國共產黨自始至終都在走武裝鬥爭的路線。納粹搞衝
鋒隊,在威瑪德國根本不是特例,各級政府沒有理由只針對衝鋒隊做取締。
民兵到處有,只是納粹出類拔萃的一點,就是其武裝鬥爭路線始終與民主政治
手段相呼應。暴力製造出來的社會氣氛讓納粹從1928到1933的幾次國會大選裡
持續坐大,而中央與地方選舉的勝利,又讓納粹的武裝鬥爭進行得更順利。事
實上,在1933希特勒上台以前,納粹黨已經透過地方選舉掌握了好幾個邦的政
權(包括最大的普魯士與巴伐利亞兩邦),而他們掌握地方政權後所做的第一
件事,就是掌握該邦的警察權,放水給納粹衝鋒隊並嚴打其它派系的民兵組織
。最後就是成功營造出一種「非希特勒治不了社會暴力問題」的氛圍。
所以總結來說,陳德銘拿「威瑪民主的失靈」來跟台灣當下的社會氛圍比較,
根本就是不倫不類,唬爛不懂歷史的人而已。蔡英文底下可沒有衝鋒隊,民進
黨又何德何能可以用暴力手段影響台灣的社會氣氛?而國民黨的貪腐結構,比
起當年的威瑪政府,可又不知要油膩、骯髒幾百倍?2016的台灣跟1933的威瑪
德國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時空條件,請不要扭曲歷史做這種不倫不類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