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arit (猴子)》之銘言:
: 我不能理解為甚麼學生要準備茶點給口試委員們
: 為什麼不是口試結束後,大家一起享用茶點,而是"口試委員專用茶點"?
: 口試委員的看法:
: 1. 沒有要求學生一定要準備多豐盛的茶點,一般只要茶或咖啡就行了
: 2. 這是學生出自內心對口試委員的心意,我們也都感恩接受
: 3. 茶點好不好完全不影響學生在學術上的評價
: 我的疑惑是,淦這不就是潛規則,陋習嗎?
: 為什麼是"學生"要準備,不是系上準備?
: 學生要出這個錢,合理嗎。
: 為什麼是"委員專用",不是"一起享用"
但我還是禮貌性了問了指導教授
老闆的意思也是覺得有個普通的茶點就好,如果時間趕不及準備
沒有也無所謂
所以我就直接用系辦的茶包,配合學校便利商店的小茶點
口考教授也是讓我順順過關
因此我以前也覺得這沒有甚麼
就算沒有準備,似乎也還好的樣子
畢竟最後的關鍵還是看你論文準備得如何
不過出了社會後想法有點改變
不是說你一定要準備的多豐富
而是人人都有準備,屆屆都有準備
偏偏到你的時候甚麼都沒有
你就變得很顯眼
或許在西方文化之中,反而會看中你這種與眾不同的個人主義展現
然而在東方的台灣社會裡
常常你就會變成被打的那隻出頭鳥
且被打到,主管上司點你,你還覺得莫名其妙
對於一些古板的人,他們覺得不被尊重,在意的點,有時來由是很莫名的
我就遇過有前輩提點我說不要跟大老闆並排走
要稍微落後老闆一步 (甚麼年代啊? = =)
所以這種所謂專用茶點
你要說是陋習也好,說是給口委一點心意也罷
不過就是在你步入社會之前,一個小小的社會化行為
雖然碩士口考這個時間點可能並不足以影響你未來的人生
但是等你步入社會之中
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陋習就會出現
(譬如主管還沒走,自己不能先下班)
或許你的能力足夠讓你不必理會這些陋習
但更多普通的人只會在這個社會之中被磨練的更加社會化
之後更會以被社會化程度差不多的自己心中的標準,去觀察後輩
於是就會出現那句經典的對白:現在的年輕人怎樣怎樣
過去七年級看五六年級的中間主管不爽,覺得食古不化
現在的八九年級生,又何嘗不是看七年級的人食古不化呢?
而這就是一個社會化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