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本魯蛇大學生時每學期修滿二十五學分,有幾次成績比較好還可以修到三十,
被人家講不要這樣修課會沒辦法讀深,畢業後才明白學了一堆全都忘記那樣的感受,這
大概是太多選擇不懂的做取捨導致的錯誤。時間有限,機會成本很貴,有的東西沒必要
當成正課來上,課堂排滿而沒多的時間練習只會更糟,這是出社會前懵懵懂懂的失策。
想想現在,從六年國教到九年國教到十二年國教。中學生的第八節第九節晚自習到
不久前討論刪減寒暑假的時間,以及每年都會有各科老師出來哭哭說時數不夠。大學
修太多課不知取捨的問題竟然在某些領域的社會上還被當作理所當然,令人震驚,佐以
大學各科系開始對增加修業時數蠢蠢欲動,藥學系改制六年之類。想當初傳教士醫生
可以在醫院拉個中學畢業的櫃檯小妹直接就地訓練成護士也不過就上一代的事情,現
在什麼都要大學都要研究所越讀越高,一代時間的醫學發展需要兩三倍的教育時間來
學習,還不加上出社會後的再訓練。然後某臨床心理師考申論題再出題說,現代人都
不生怎麼辦,不出社會怎麼生,又不是八尬炯,要當心理師的沒考過照怎麼出社會,
要你臨床心理不限碩士學歷肯不肯,不肯!
再過幾年大概會變成沒博士找不到工作吧,知識通膨成這樣花在學校的時間幾乎半輩
子了,該怎麼辦咧,我想到的解決是對教學法做研究,看怎麼樣能夠只用一句話教書,
學生能聽懂就不要用兩句話,然後教科書改得像歐美那樣厚厚的能自己看,台灣的教科
書內容貧乏根本導讀,要專門去買自修才感覺像是本課本,根本dlc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