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專利戰 我恐輸掉先機
http://udn.com/news/story/7239/1534859
聯合新聞網 2016-03-02 03:12 聯合報 記者陳熙文/台北報導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昨天舉辦金融科技專利公聽會。
他指出,各國申請金融科技專利已是風起雲湧,
然而國內金融業所申請的專利數少得可憐,僅有24件,質和量都不足,
再加上中國大陸電商阿里巴巴和騰訊公司已積極在國內布局、申請金融專利,
未來有可能阻礙金融業發展。
http://uc.udn.com.tw/photo/2016/03/02/1/1882034.jpg
立委曾銘宗(中)昨天邀主管單位和銀行代表舉行「金融科技專利」公聽會。
記者曾吉松/攝影
國際金融科技專利大戰即將開打,陸方電商也悄悄登台。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數據,阿里巴巴強勢入台,專利總申請數達232件,
共有36件金融科技專利案通過。曾銘宗指出,金融科技專利與未來金融服務息息相關,
一旦失先機,如要使用專利技術,不但要繳權利金,有時更被迫與對手形成策略聯盟,
等於受制於人。
經濟部指出,近五年我國申請金融科技專利共計有5,245件,
其中本國企業申請達4,216件,佔80%,但屬於廣義型專利,
在金融科技專利核心的「支付架構類」和「金融保險類」部分則分別為311件和255件,
可見國內業者在主戰場上相對弱勢。反倒是阿里巴巴及騰訊公司積極搶攻。
智財局局長王美花表示,阿里巴巴和騰訊近五年專利案以「支付架構類」
和「商業類」為主,擴及行銷、購物、拍賣和電商。
阿里巴巴近五年共計申請119件金融科技專利案,有支付類22件、商業類81件、
金融保險一件;騰訊近五年共計申請50件專利案,支付類29件,商業類11件。
對比國內最大支付類專利申請者中華電信僅22件,其餘業者,包括鴻海集團、
飛捷科技和全家等,皆低於10件,可見我國布局有待加強。
不僅國內形成兩岸競逐,國際上增加的專利數也慢慢築成「專利壁壘」。
王美花表示,美國銀行業的金融科技專利數相當多,
國內業者在該國發展很容易就觸碰專利地雷,不但要熟悉各國專利法規,
以免觸法,更要積極發展自家專利。曾銘宗指出,
國外所申請專利極多觸及基礎型專利,業者如果不及早防範,很有可能處於被動。
http://uc.udn.com.tw/photo/2016/03/02/1/1882751.jpg
國內金融科技支付類專利申請案 圖/經濟日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