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魯以前在研究所有稍微看過氫氣能源的paper
那時候是當紅的時候,高點數的期刊例如Nature系列、Science、AM、EES
每期都蠻喜歡氫氣類的題目,像是光觸媒產氫、氫氣儲存
但稍微接觸過的感覺就是 光觸媒產氫的效率實在不高
就算效率能撐高,用的光觸媒材料光看起來就很難量產
更別說還有用金銀奈米粒子去增強的
氫氣儲存,因為氫氣密度很低,氣態很難大量儲存,液態又要極低溫環境
整條供應鏈每個環節都有它的問題
可能遇到瓶頸吧,氫氣的題目好像退燒很多,在高點數期刊上好像越來越少了
現在學術界應該還是以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以及鋰離子電極 超級電容為大宗
不過各自也有各自的問題要解決,而且不是短期能解決的那種
真要實用的話,現在一塊市售的太陽板的效率已經快到20%
且價錢比一塊雞排還便宜 (太陽能板廠出產的那種吧)
說實在的,應該很難有比多晶矽太陽能板這麼經濟實惠的能源來源了
肥宅我已經登出這個圈子了,若有錯誤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