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針對「三年前能考上一中,卻只有考48級分」這件事做回應
接著再重新檢討入學制度的部分
事實上,並不是唸卓蘭讓詹同學成績變差,只考到均標,而是當年能考上一中的方式
並非鄉民所熟悉的基測,而是類似繁星精神的「免試─學校薦送」模式
簡章在這 http://tinyurl.com/hkp6b5p
這是榜單 http://tinyurl.com/jg7h279
(102年入學,剛好今年畢業)
國中薦送模式:各高中高職僅作報名資格及報名資料檢查,符合資格者即錄取。
中投區的免試簡章 p35 http://tinyurl.com/zt9ljkp
(至於各校薦送的依據,"通常"是鄉民最討厭的「在校成績」,因為家長最不會講話)
簡而言之,詹應該是該校國中部校排前幾%,所以說以當年的制度可以上一中
但是跟各位鄉民心目中的「一中」程度還是有很大的落差
所以別怪說為什麼去唸了社區高中成績卻只有這樣
這分數應該就是反映該生原來的程度
比較需要關心的是,那些靠著校排進了一中的偏鄉學生,後續是否跟不上?
是否因此產生情緒困擾甚至休學重考?
這些人在國中時代多是背負著學校老師甚至鄉親父老的期望,傻傻填了一中
以為往後的人生就一路順遂,結果去唸了才發現往往不是這樣一回事......
然後這個制度在103年也隨著基測消失而說再見
我覺得台灣升學制度的思維很有趣,設計繁星、學校薦送等制度
這些制度當初設計的時候,用意是要平衡城鄉差距
但是城鄉差距真的是能夠用「升學制度」就彌補的嗎?
我成長在不鄉不市的地方(彰化市快官),國小的時候到市區補習,就有明顯的城鄉差距
後來大學唸書和畢業後教書都在台北,教育替代役在南投,感受到的城鄉差距更明顯
這不只是資源(師資、設備、補習機構)的問題,更是風氣的差距
(行政制度、師長觀念、同儕風氣、校園氛圍),沒在現場待過一年半載不會了解的
要改善城鄉差距,適度升學加分優待是必要的,
但這種「廣招各校第一名」的方式實在太粗糙,沒有顧慮到學生心理的面子和適應問題。
比較好的方式,大概就像現在免試入學一樣,把「扶助弱勢」當作量化指標
http://tinyurl.com/knwt8q2 p11
給予偏遠或經濟弱勢者依條件加分,再和會考等指標分數加總排序
(可惜基北區還是太計較「公平」,沒有將這一項列入超額比序)
BTW卓蘭實驗中學並非偏遠學校,能進下面這張名單的才是
http://tinyurl.com/gu5hs67
這裡面有90%是真的偏遠,有10%則是「曾經」偏遠,是那些大家自己判斷
至於升大學,繁星制度用意是真的好
但現在申請入學裡面已經有「政星組」、「希望入學」等配套
不如以往的「學校推薦」,先選好學系
然後各高中推至同一間大學的「學群」(如台大二類組)至多1名
超過的再用去在校成績 & 學測成績去篩,這樣也不用考二階段,免去面試的爭議
不會像是繁星,變成「選校不選系」的轉系跳板
社區高中比起繁星機會降低,但比起當年的「學校推薦」或「個人申請」還是更有機會
最後,改革升學制度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偏鄉的校園氣氛、家庭教育和經濟弱勢,或許不是可以馬上解決的
行政制度(要求授課、出缺席照著制度走、汰換不適任教師、行政文書減量)還有師資(建
立公校教師輪調制度)、經費(六都吃錢,縣市吃土)才是應該做而沒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