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的這些「學者+雇主」,大概就是台灣會22K+沒競爭力的主因吧。
其實在台灣,真正的「人才」也不見得能夠談薪水的,
因為雇主壓根沒有誠意要跟人才配合,
而且為了壓低薪資,所以他們很樂意跟媒體講這些廢話。
然而,真正的人才也懶的跟台灣的雇主浪費時間去談什麼薪水,
談來談去一個月+1萬、2萬有什麼好談? 簡直浪費時間...
基本上有非常非常非常多的強者,畢業沒多久就出國了。
(基本上在台灣領年薪100萬台幣的,到美國大公司或歐洲某些單位可以衝到300萬以上)
所以呢,台灣的人才跟台灣的雇主根本就是平行時空,活在各自的世界。
所以囉,台灣的雇主會覺得怎麼都沒人才?
然後自以為賺到的用低薪顧了很多的員工在公司(本來就想這樣幹),
再來繼續抱怨怎麼都沒人才? 接著公司就越來越走下坡,因為低薪留不住人。
人才是被這些雇主糟蹋的嗎?
真正有誠意要吸引人才,根本不需要跟媒體講這些廢話,
有競爭力的年薪+福利開出來,不要說台灣的人才,全世界的人才都給你用。
台積電不就是台灣的人才撐起來的嗎? TSMC會弱嗎? 目前國際上能嗆TSMC沒幾間吧
可是台積電很敢給喔,其他公司敢嗎? 呵呵,廢物專家學者。
※ 引述《ted5566 (ted)》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 UDN
: 2.完整新聞標題:
: 學者:「人才」才有資格談薪水
: 3.完整新聞內文:
: 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今天下午邀請產業界,以及50幾所大學校長、教務長與會,討論少子化後,大學要培養什麼「人才」。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實踐大學講座教授陳超明開場致辭表示,很多大學生嫌台灣薪水低,但是是否能先證明自己是「人才」?
:
: 陳超明說,產業界抱怨大學培養的人才不夠,大學則抱怨學生低薪、工作難找。但他認為,就國家、國際角度來看,真正的「人才」才有資格談薪水,而國際移動力是基本能力。他說,許多學生以為在國際拿到發明展金牌就是國際力,但這些發明是否能落實在產業,提升台灣產業力?
: ETS台灣區總代理忠欣公司董事長邵作俊說,雖然一些資料證實2021年台灣將面臨國際人才短缺的困境,但事實上這幾年常聽到廠商、企業談起,想到國外與廠商談判併購,或是擴張銷售點時,卻苦無國際人才。因此,必須從教學管理著手。
:
: 不過,陳超明坦言,大學的教授本位主義嚴重,不願意隨著時代改變,包括有些科系、課程已經不適合時代,也無法培養出更好的人才,但卻死不改,十分可惜。
:
: 台灣康寧公司總經理曾崇凱指出,康寧集團在台灣投資16年,培養了國際級廠長、總經理等專業人才,「人才是夠用的,但接下來的學生進來,是否可以銜接上?」曾崇凱說,現在大學國際化照理說比早期大學還強,但事實卻非如此,「國際化是相對值,而非絕對值,別人國際化比我們快。」
:
: 他說,台灣的人才可以跟國際人才競爭,但現在國際變動快速,我們培養的腳步是否來得及?因為外資投資,都是把台灣跟其他國家相比,人才是競爭的,「環境友善不是自己說了算,而是別人怎麼看。」
: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http://udn.com/news/story/9/156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