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大學者陳寅恪為何封刀巨作是寫個妓女?

作者: saisai9230 (小為)   2016-04-07 11:13:14
這個問題已經成為研究陳寅恪的大哉問?我也不清楚答案,也太可能知道正確答案,
就如同我們不太知道陳寅恪到底要不要來臺灣,
這件事情余英時和汪榮祖老師有論戰過,可以找okplaymayday所推薦的相關書目來看。
接著回答原原po您的問題,okplaymayday已經有提到的部分,我就不再多提,
首先,把您的問題重新剖析,您說:
: : 雖然查了資料之後發現柳如是頗有文采
: : 但一代大師是不是該研究更正經的東西呢?
: : 陳寅恪先生當時到底怎麼想的?
當您說出是不是該研究更正經的的東西時?
您就又回到嚴耕望他們以政治史外交史為主的蘭克式歷史研究思維
歷史學家應該要研究政治史、外交史那種涉及整體社會的歷史,
並且要文以載道,對現今社會有所意義。
所以才會有當陳寅恪寫出柳如是別傳,大家覺得用功甚巨,意義卻小的狀況。
這種批評對於陳寅恪卻是不公的,文學史和個人傳記的價值並沒有小於政治史和外交史。
再者,如果您有看嚴耕望的治史三書,他有評選出現代四大歷史學家,
陳寅恪、呂思勉、錢穆、陳垣,如果您有研究他們四個人就可以知道:
陳寅恪在嶺南大學/中山大學教書,仍然用傳統的史學方法研究歷史。
呂思勉在中學和大學教書,做的都是斷代史和通史的整理,致力於歷史教育的部分。
錢穆則是跑到臺灣,繼續他的歷史研究。
陳垣則是跑去與中共結合,用共產黨的史學方法研究歷史。
這四個人的不同做法,也是當代學人的縮影:去臺灣、留在大陸但是跟政治不扯上關係、
留在大陸堅持自己想做的事情,跟中國共產黨有意無意的對抗、與中共結合。
由於陳寅恪他並不願意跟中共結合,也不願意跑去臺灣跟中國國民黨站再一起,
更想要在中共統治下進行傳統歷史研究的時候,就出了很多狀況,
所以他才會寫出柳如是別傳,以下是我的意見:
第一、研究先後順序的問題
   其實文史哲的研究者他一定有多方面的興趣,但是他可能在選擇上會排列先後。
   但是什麼促發了他花十年時間寫柳如是別傳,
   我們可以先看到他寫柳如是別傳的前一部作品是《論再生緣》,
   這個過程有興趣的人可以去參考okplaymayday所推薦的書籍,在此不再多詳述。
 
   《論再生緣》造成郭沫若、陳寅恪等人的海內外互相討論,
   而後想出版他們的《再生緣》校訂本,但是《再生緣》涉及乾隆征東一事,
   讓周恩來等政府高官下令不得出版。這件事情一定影響陳寅恪,
   讓他覺得他想自由的寫他想寫的東西,但是不能再研究涉及政治史、外交史,
   以避免有心人士拿來做文章。
   陳寅恪不可能拿著他弟子、朋友和親人的身家性命開玩笑,
   所以書寫文學史和個人傳記就是他最好也是最優先的的選擇,
   而後吳晗的海瑞罷官這部歷史劇,卻被人拿來做文章,吳晗也因此被鬥倒鬥死。
   不得不說陳寅恪他有他先見之所在,雖然他還是在文革中過世了,
   不過還算是生病過世,而非被鬥死。
第二、明為書寫他人傳記,暗為自己人生辯護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5-06/02/content_3034862.htm
   http://www.kaixin001.com/repaste/9216892_5120949843.html
   如果您有看懂上述兩則資料〈王國維紀念碑文〉〈對科學院的答覆〉,
   就知道陳寅恪有傳統士大夫獨立自主的傲氣。
   而且陳寅恪在《柳如是別傳》緣起有一詩:
   「平生所學惟余骨。晚歲為詩欠砍頭。幸得梅花同一笑,嶺南已是八年留。」
   這是寫他自己的詩,大家對此有很多解釋,甚至共產黨御用文人甚至改此詩,
   造成相關研究者的困擾。這首詩雖然寫的是自己,
   但是他寫在《柳如是別傳》裡面,您想一想柳如是是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時代,
   什麼事情在那個時代需要被砍頭?如果沒意外,
   應當是「反清復明」以及「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而柳如是最後是自縊而非被砍頭,強調的是柳如是的氣節。
   因此他在柳如是別傳強調柳如的氣節問題時,並且說自己「欠砍頭」的時候,
   同樣他也在跟中共強調他的氣節,
  
   所以柳如是別傳不僅僅在寫柳如是一人之事,
   也是陳寅恪在為自己的人生為自己的氣節辯護,
   對抗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的教條。
第三、柳如是別傳是陳寅恪最用功的作品,但是絕對不是他想要當成他的最後一部作品
   您說柳如是別傳是他的封刀之作,這句話是想表達陳寅恪除了柳如是以外,
 
   其他都沒有興趣研究,專心研究柳如是,但是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
   他一定有別的研究,但是可能經過文革之後,他所擁有的資料大量散逸,
   所以我們並不知道了他還有研究那些東西,
   而且柳如是別傳是因為這是他臨死前的作品,
   不代表而且也不可能他之後不想寫其他的作品,
   只因為他不知道他自己寫完柳如是別傳就爆發了文化大革命,
   而他當時也年老生病,而後病重離世了,
   所以柳如是別傳才會變成他最後一部作品,因此才有會成為您所謂的封刀之作。
總上所述,嚴耕望他們並沒有從陳寅恪的時代環境來去思考此事,
而忽略了陳寅恪所遭遇到的時代困境,所以他們的批評是可以再商榷的。
而且陳寅恪的研究先後順序並且想為自己人生與氣節辯護,所以寫了《柳如是別傳》,
但是他不知道他完成《柳如是別傳》這部作品,而後一年就爆發文化大革命,
他就在文化大革命中撐不住而辭世,我們可以說陳寅恪他是時代悲劇的縮影。
這是我的看法和意見,請版友們參考。
※ 引述《okplaymayday (星期天的歷史學家)》之銘言:
: 標題: Re: [問卦] 大學者陳寅恪為何封刀巨作是寫個妓女?
: 時間: Thu Apr 7 01:16:40 2016
:
: ※ 引述《takuminauki (支持雙貿)》之銘言:
: : 陳寅恪
: : 第一屆院士
: : 知名歷史學家
: : 封刀作品柳如是別傳
: : 高達80萬字
: : 而柳如是是明代知名妓女
: : 怎麼會這樣呢
: : 雖然查了資料之後發現柳如是頗有文采
: : 但一代大師是不是該研究更正經的東西呢?
: : 陳寅恪先生當時到底怎麼想的?
:
: 這個問題要回答起來不容易,牽涉到陳寅恪個人的學思歷程,還有當時的時代環境,
: 我看你大概也只是隨便問問,而且我等下要看綜藝大熱門重播,所以就簡單答覆吧。
:
: 陳寅恪寫《柳如是別傳》機緣是他在整理東西,找到一顆紅豆,他就想哪來的紅豆啊
: ?熊熊想起來,原來是二十年前經過常熟的時候,在抗清名士錢謙益的故居門口買的,看
: 著這顆紅豆,不竟有點感慨,那就來寫一本書表彰錢謙益和他女朋友柳如是的氣節吧!
:
: 這本書雖然是以名妓柳如是為核心,但他關注的不只是男女情愛,而是民族精神,書
: 的重點放在錢柳的「復明運動」。柳如是是生活在明清易代的妓女,卻有以國家興亡為己
: 任的胸懷,比他男朋友錢謙益還有氣節(他男朋友曾經綁辮子去當官,就是被柳如是勸回
: 鄉參加反清復明的),陳寅恪覺得這是非常令人動容的事情。
:
: 在寫這本書時,陳寅恪的眼睛已經近乎失明了,只能倚靠助手和他的超強記憶力來寫
: ,而且當時正好是文化大革命前夕,中國的社會氣氛也很詭譎,要求學者做學問都要用「
: 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讀書人都沒有思想自由是很苦悶的,所以寫這本書也帶有一種寄
: 託與宣洩。
:
: 當然全書也涉及了非常多的考據問題,我看了三遍還是不能夠完全看懂。不能怪我,
: 因為陳寅恪用了很多詩詞來證史,文學基礎不夠,很難體會他所要闡述的意思。那就不多
: 說了,您可參考底下三本書(依照難易度排列),便可以稍微理解陳寅恪的治學處世。
:
: 延伸閱讀:
:
: 1.岳南,《陳寅恪與傅斯年》,臺北:遠流出版社,2009。
他寫東西很奇怪,後面的參考書目,不寫上頁數,這是怎麼一回事?
:
: 2.陸健東,《陳寅恪的最後20年》,北京:三聯書店,2013。
:
: 3.汪榮祖,《史家陳寅恪傳》,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
:
:
:
作者: kd1523 (雨)   2016-04-07 11:25:00
推認真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