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規則裡面玩得很好的人叫做天才
規則是個有限度共識決,也就是說他是最大公約數。
其實還是有很多人在規則裡玩得很跳。
對"會讀書的人"就未必,其實這十年來說
或著是說拉長到十五年,網路的成熟程度已經做到很多商業革命。
去中心化越來越明顯,不管是金流,物流,人流。相對於10年前的環境
其實舒適太多。
但是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覺得難過?
其實癥結點就是它們太習慣照本宣科,這群人錯了嗎? 可以說錯
因為沒有跟上時代潮流,把握機會。
但是實際上讓它們有這樣想法的,是我們的環境跟教育。
我們的教育教會你這樣去跟銀行打交道,交會你這樣去做某些求穩定的事情。
不過他們培養你怎麼獨立爭取,怎麼創造不同,怎麼同中求異,或是異中求同。
念書,技能,跟生存這三個領域的練習完全不同,偶有交集。
聰明跟天分,是與生俱來的,其實你說前兩個真的是什麼血繼限界的制度嗎?
倒也未必 開闊的視野,有遠見的視野。才是改變未來的基礎,在一個資訊,知識
碎片化,又容易取得,到幾乎是不用成本的階段。 還要迷信寒門苦讀十年
一朝金榜題名改變生活這種不能叫制度,只是一種迷信的SOP。
不只可惜,還很可憐甚至可悲。
成功跟人生都沒有捷徑,不會因為你點了A通過B就POWER UP 然後就沒事了。
富二代搞不好一樣GG啊,四大也不是什麼絕對保證。哈佛也不是吧
整串看下來大家都滿理智的,不過總決嫌棄的太多,下去做的太少。
等到抱怨完時間也用光了,如果這時間拿去做其他的決斷或是選擇做某些方向的前進。
就算沒有成功,你也知道那些路是行不通的。
我三十多歲,我的同學甚至學弟都不是什麼偉大的出身。
它們有的創業營收有百來萬,有的得了金鐘獎,有的轉行當了店長。
有的去了中國成為連鎖體系的CTO,滿多都是單親家庭,小康大學四年也都是
自己繳學費。 很多時候,就是因為自己不足,拓展眼界,找尋機會就更重要。
你說富二代真的有贏到什麼嗎? 我倒覺得有技術的人想吃他們的豆腐真的是太容易了。
特別是有些草包的,我想人靠父母跟祖先的大概也只有人生的前二十年吧。
好一點到三十年,之後就跟醫生說的一樣,人一定要靠自己。
不知道要做什麼? 就花時間去找,比空想,跟抱怨好太多了。
時間就是最大的資本跟負債,當大家在靠背負二代贏過好多年的時候,仔細想想也
沒有什麼時間在抱怨上吧? 還是要跟土共一樣鬥地主? 在創造另外一套規則
鬥下來? 上個時代你可以舉出很多 感覺是被壟斷,被打壓被限制的領域跟行業。
但是在今天,這個網路跟去中心化相對成熟的世界裡。
你有能力有知識,有眼界。這都已經不是問題。
富二代拿錢投資你,也只是算WINWIN,112畢業有五萬也只是開始而已。
如果112畢業5年內都還是五萬,我想那是人的問題不是學校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