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eos042 (neos)》之銘言:
: 華人國家一直以來都很迷武俠世界,
: 從金庸、古龍...小說 ,到台灣的金光、霹靂、神魔...布袋戲,
: 武俠的創作題材又廣又深,
: 完全不輸日本以忍者為主題的作品,
: 可是我發覺在西方國家,
: 似乎忍者題材的人氣遠勝武俠題材,
: 請問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有鄉民能深入剖析?
其實西方對東方的忍術、武俠都很有興趣,
創作題材數量的差異,絕對不是人氣問題,
正確來說,是卡在武功的創作難度,尤其是畫面的呈現性。
忍者雖然神秘,
但在創作上不須去搞懂其背後理論,
組成元素也沒有太多虛無飄渺的形容詞,
像夜行衣、手裏劍、煙霧彈、
外貌變裝、拿塊布可以隱身牆壁……
這些都是一看就讓人有忍者的感覺。
武俠就不同了,
俠也就罷了,這是一種行事作風,
武呢?與其說在寫武功,不如說是比中文的文學底子,
尤其華人界武俠小說最有名的金庸更是如此。
隨便舉個兩段︰
喬峰眼見旁人退開,驀地心念一動,呼的一拳打出,一招「衝陣斬將
」,也正是「太祖長拳」中的招數。這一招姿勢既瀟灑大方已極,勁
力更是剛中有柔,柔中有剛,武林高手畢生所盼望達到的拳術完美之
境,竟在這一招中表露無遺……
這六人之中,以楊逍的武功最為好看,兩枚聖火令在他手中盤旋飛舞,
忽而成劍,忽而為刀,忽而作短槍刺、打、纏、拍,忽而當判官筆點
、戳、捺、挑,更有時左手匕首,右手水刺,忽地又變成右手鋼鞭,
左手鐵尺,百忙中尚自雙令互擊,發出啞啞之聲以擾亂敵人心神……
喬峰那段來說,試問要怎麼表達姿勢瀟灑大方?
甚至剛中以柔、柔中有剛這種拳術境界?
楊逍那段來說,對於變招的描寫太過細微,
短槍的刺、打、纏、拍,判官筆的、戳、捺、挑,實際上分得出來?
(但用文字表達,真的看得非常爽。)
先別說畫面呈現上會有技術問題,
中文不夠好的華人都讀不出金庸小說的好看之處了,
何況是西方人?
以上面那兩段改編電視劇來說,
通常只看到你一拳我一腳,打了半天然後分了勝負,
完全感受不到小說中對喬峰、楊逍武功描寫的精髓。
隨著科技進步,有時會加入一些武功特有的特效,
像是降龍十八掌必備飛出幾條龍……
但這只是增加爽度、辨識度,
並沒有改善武俠本質難以呈現這件事,
若有認識只看過天龍八部電視劇,但沒看過小說的,
可以問他喬峰強在哪,我敢說答案多半是︰他打贏很多人。
而這些人對武俠的認知就很接近西方人,
總之就是,武功很神秘,很多人都會武功,有人強也有人弱,
但具體形象如何?講不出來。
成名的武俠題材不是沒有,像臥虎藏龍、功夫……
但即使成功如臥虎藏龍,主要也是偏重俠而非武,
功夫更別說了,武功部分可以說完全是賣特效,味道根本偏了,
我身邊沒有幾個武俠迷對功夫這部片是滿意的。
另外像前幾年于正重拍的笑傲江湖、神鵰俠侶,
就算撇開莫名其妙的改編劇情,
其在武功上的呈現,一樣是味道完全不對,
還遠不如199X年代的港劇金庸系列。
武俠題材的創作要成功,我認為很有難度,
創作者不但要對武俠有一定程度的熟悉,
更要有辦法讓武俠味在創作平台上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