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看個講座提過 覺得有點意思 轉發一下記憶,順便佈個道)
起手式 這篇絕對不是護航慈善機構
經營非營利組織確實非常非常難
很重要的原因是,社會不太能接受非營利組織花錢、投資行銷、虧損
講簡單點
第一,先講人才跟投入社福工作的效益
企業經營者,跟非營利組織的經營者;誰獲利多、誰名聲響?
今天經營公司獲利,捐個一兩百萬還可以抵些稅
就會獲得慈善家的名號,社會普遍的好評
但是非營利組織呢?很難
當你想要組織擴大的時候,一定會得到負面的評論
並且社會對你的期待是希望你的生活也是刻苦的 相對簡約簡樸的
於是聰明的你,一個商業管理人才
你寧願投入哪個工作?
第二 經營上的困難
這是一件也很吊詭的事情
我們經常會給予社福機構過多的期待,
但卻不能允許他們有非直接投入社會救助的花費
假設某個活動需要一個高質量的行銷,但失敗了
譬如拍了什麼高品質的影片
對於營利企業沒什麼一般民眾會在意,失敗就失敗
但非營利不是,一旦失敗就會得到來自「不管有沒有捐款的民眾」撻伐
簡單的來說就是社會風向會傾向批評 更多道德上的責難
並且我們更不能接受非營利機構有長期的計畫跟虧損
譬如投資者可以給新興企業很多的包容,三年甚至五年、八年
亞馬遜、臉書這類新興公司的投資者
可以容許他們剛開始的幾年沒有成效 沒有發股利;
但一個非營利組織把錢花在機構的建設或廣告上太久
或經營一個計畫太長的時間
社會就會無法容忍,這些事情實際上也一直在上演
不管台灣或其他國家
簡單講講
最後 政府也很關鍵
政府的機能可能要去照顧到90%的人
剩下那10%體制外卻急需照護的人,才是一些非營利機構專注支援的對象
就拿台灣來說好了
你可能會看到政府並無法照顧到90%的人 甚至更少更少
於是非營利機構的行為跟照護對象就會更放大
對台灣來說 這樣人民跟社福機構的對立
社福怪獸的誕生
或許也有部份原因來自人民對政府的不信任
總之,我們總是期待社會能公平、有正義
實際上歧視偏見無所不在 (對非營利組織的經營也是)
不過怎麼改變……其實也不知道
有可能主要還是在人才投入的問題
成功的企業家為什麼不投入或帶領這些事務、機構
只能說大家如果能多一點包容 讓觀念改變
接受專業人才在非營利機構也能得到好的待遇
讓更多人才願意全心投入這些事務
或許會有解?
但應該難如登天、可能這部份我們都只能接受聖人的領導吧
~Q.Q
※ 引述《Sodium (Sodium)》之銘言:
: 富人樂於捐款 卻從來不願從根本改善社會底層人們的生活
: 拿最近勞工的休假日來說 郭董多次在螢光幕上批評這件事
: 增加七天休假日給勞工好像是很罪惡的事一樣
: 但郭董卻願意捐好幾億給這社會去做福利 而且還是每年
: 不只郭董 大部分富貴人家都會捐款給社福機構
: 但一談到要從體制改變弱勢人家的生活時 他們卻像是事先說好似的全部抗議
: 社會住宅 勞工工時 最低薪資 當碰觸到轉型正義這件事時
: 這些會定時去探望孤兒院老人院的慈祥面孔 馬上變臉抗議
: 所以他們捐款是不是要社會底層的人好好活著
: 不要自殺或是病死
: 因為少了底層的人 汙穢 勞力的工作就沒人做 對他們很不方便
: 窮人死了 就沒有人繼續生下一代的窮人
: 沒有人擦豪宅大樓的外牆 沒有人24小時開便利商店
: 沒有人春節闔家團聚的時間還堅守岡位 在百貨公司站櫃
: 沒有人犧牲與小孩陪伴的時間在病房幫患者倒管路
: 所以富人基於這些原因 所以才會每年捐個好幾萬給社福機構嗎??
: 是我的思想太負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