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夜市擺攤起家》35歲工程師改行賣爆米花,

作者: sean12345678 (男人)   2016-07-16 11:56:21
行行出狀元, 賣爆米花有2億營收.
賣到東南亞 還賣那麼高價, 不簡單.
毛利6成, 比台積電還高.
1.媒體來源:
風傳媒
2.完整新聞標題:
夜市擺攤起家》35歲工程師改行賣爆米花,一年賣2億!
3.完整新聞內文:
商業周刊 2016年07月15日 23:00
原本在華僑銀行任職企業金融的薇蒂娜塔(中白衣女)吃到星球爆米花為之驚豔,看好其發展潛力,主動赴台找上門爭取成印尼代理商,1年半內開出13家店,證明商機龐大。(攝影賴)
原本在華僑銀行任職企業金融的薇蒂娜塔(中白衣女)吃到星球爆米花為之驚豔,看好其發展潛力,主動赴台找上門爭取成印尼代理商,1年半內開出13家店,證明商機龐大。(攝影賴)
一顆小小的爆米花,竟然成了東南亞頂級商場的高端品牌。
它叫星球爆米花,一小桶,在印尼百貨公司架上售價約台幣180元,
相當於當地人半日工資。
5年來,從台灣出發,打入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汶萊、香港、澳門、
中國、印度、澳洲等地,今年將進軍韓國、泰國、阿布達比,
是第一個用「虛實整合」方式,打入最多國家的台灣零食品牌。
背後的操盤手,不是傳統食品業者,而是一個35歲的手機工程師。
「我想做世界第一的爆米花品牌!」李佳祐,星球爆米花創辦人兼執行長說。
看YouTube學做法,放上網就想賣
大安高工、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畢業,第一份工作在手機代工大廠華寶。
但他很早就看清電子業的產業循環,儘管年薪近百萬,他卻看不到未來。
一次公司同事在網路上團購爆米花,小小一顆在網上賣就能創造上億年營收,
引起他的興趣。
他開始上網搜尋資料,照著YouTube影片做實驗,從工程師變廚師,
從研究晶片變成研究玉米粒,從冷氣房踏入40度高溫廚房,
測試了20多種玉米,才找到一款非基因改造,爆發率好的品種,
但價格較高。加上手工製作,人力成本高昂,這讓他必須將自己定位在高價市場。
2010年,29歲的他離開內湖科技園區,拿著150萬存款,及向長輩集來的資金,
開始爆米花生意。
一開始,他以為產品好,放上網路就能賣,前幾個月業績慘澹,
只好回熟悉的內科園區發傳單,請前同事幫忙拚團購。
從百貨到夜市,奠定「體驗」開路手法
既然定價比別人高,就得走入頂級商場。第一家店開在信義誠品,
消費者試吃後埋單,月營收達40萬元。他才意識到,要找高端消費者,
得先讓他們「體驗」才能做成生意。一抓到這個眉角,他立刻在京站、
北車微風等地快速展店。
本以為營運就此起飛,卻馬上碰到財務危機。創業初期他的現金流只夠維持10天,
但百貨公司票期通常在30天以上,加上高達18%的抽成,
他沒精算就貿然投入,「開越多死越快,」只好轉向饒河街與士林夜市擺攤。
他把手工爆炒、調味的製作過程搬到現場,
劈哩啪啦的聲響加上奶油香氣吸引大批民眾,
但夜市消費力不如百貨門市,雖然舒緩現金流,
營收還是遠低於百貨。
公司設海外部,「讓利」代理商快速壯大品牌
隨著名氣打開,仿冒者也一個個冒出,他萌生往海外發展的念頭。
當時全公司不到20人,第一個國家都還沒走出去,
他就把業務部門拆分成海外部與國內部。
他說,打海外的成敗,在於團隊是否能接受新的文化。
他的訣竅是,尋找當地人小時候的口味。每到一個國家,
一定先去逛當地超市,把當地人從小吃到大的零嘴、泡麵全部買回台灣,
與研發人員試吃、討論,從中獲得新口味靈感。
因為要接地氣,找到對的合作夥伴極重要。他在東南亞以授權加盟為主,
保證代理商拿到的淨利潤,是當地營收20%以上,
比市場行情高出一倍,讓代理商快速創造現金流,
建立信心,並在最短的時間內大舉展店,打響品牌知名度。
一般台灣的連鎖加盟業者只管收錢,他卻與加盟者合作緊密,
每晚都用通訊軟體與各地市場討論行銷策略、檢視財務報表。
儘管已打入亞洲11國,營收逾2億元,毛利率維持在6成以上,
但他仍戰戰兢兢。「不可能坐在台灣就把東西賣到全世界,
一定要深入當地,才能看到機會!」李佳祐說。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goo.gl/pHXDIO
5.備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