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eslarace (有你可魯)》之銘言:
: 為什麼最大的族群,在這些方面
: 聲音與力量反而都像是最小的呢?
其實這就牽扯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工人的不團結"。
工人裡面也有分"勞工貴族"與下層勞工(這在馬大鬍子的時代就有了),
以1980年代的英國為例,鬧最兇的是夕陽產業的煤礦工人,
但是比較上層的工會(比方說什麼打字工會之類的),則不見得想跟礦工起舞。
回到台灣,台灣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正在逐漸轉型成服務業社會;
服務業的工會勢力其實不強,這主要有幾個原因:
1. 服務業本身分化得很厲害,不是薪資穩定、有週休二日的一群,
就是像小七店員這樣的"全能低薪勞工",前者就是"勞工貴族"。
勞工貴族本身就已經有這些福利了,為什麼還要抗爭呢?
2. 承上,低薪勞工的可替代性太高,所以他們也不可能組織工會;
所以服務業社會要發起抗爭,本身就是件困難的事。
台灣的勞運起不來,其實跟英國很像,那就是產業轉型導致的結構變化,
如果不能克服這一點,那勞運在台灣就沒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