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HD (我可以再混十年嗎)
2016-07-25 12:53:41※ 引述《rial (deoo)》之銘言:
: http://imgur.com/a/aUBRw
: 台灣人的公務員名額只佔 1.46%
你這圖只是「定額比例」,非「實際錄取比例」
民國54年起臺籍錄取比例已達到 80%,是你說的1.46%的幾十倍
rial 不拿實際錄取資料斷章取義等同造謠
這才是高普考臺籍實際錄取比例:
http://i.imgur.com/D1S3kRs.jpg
資料來源:張麗雪,公務人員高普考試按省區定額錄取制度沿革
http://goo.gl/v19KHU
來源重點
1. 民國37年考試公就已說是彈性原則,錄取名額仍應依考試成績及實際需要之總名額,
按分區錄取定額原則比例增減,並不是定額多少即錄取多少。
2. 政府遷臺初期舉辦限定臺籍報考的「臺灣省高普考」,錄取實習後立即分發,
民國58年停辦(注意民國54年後「全國性高普考」臺籍錄取人占已80%)
而民國39-50間的「全國性高普考」(臺籍還不夠高時)錄取人只待用不任用。
且民國40-44年間「全國性高普考」臺籍以定額2倍錄取,民國45開始超過2倍。
3. 民國51年修正考試法:
「但仍得依考試成績按定額標準比例增減錄取之。
對於無人達到錄取標準之省區,
得降低錄取標準,擇優錄取一人,
但降低錄取標準十分,仍無人可資錄取時,任其缺額。」
影響就是:
定額僅用來當作實際錄取額的基數
如民國71年高考臺籍錄取人數是定額30倍
同年普考臺籍錄取人數是定額33倍
各省區若無人合格,降低十分還是沒人達標,
任其缺額,不會因為有定額就保證錄取
此修改後臺籍考生就已占錄取額比例 70%,幾年後達80%,
外省考生實質上沒有特別優勢,而「降低十分」在民國79年也取消了。
作者:
new1974 (風浮草)
2016-07-25 12:55:00你知道民國82年,師大英語系入學分數屌打台大外文系嗎
作者:
skyoun (skyoun)
2016-07-25 12:55:00推
作者:
taot917 (每天一點新鮮)
2016-07-25 12:55:00你不愛台灣你是9.2
作者: nautasechs (Nomen mihi est Mark) 2016-07-25 12:56:00
現在要戰哪個...有點混亂喔 要改戰外省公務員喔 那本省的還要戰嗎?
作者:
skyoun (skyoun)
2016-07-25 12:57:00補推
作者:
lowgflejd (lowgflejd)
2016-07-25 12:59:00酸酸:不管啦 我說公務員外省人多就是多
作者: pp0731 (pp) 2016-07-25 12:59:00
對呀~以前外文,國貿才是人生勝利組
作者: nautasechs (Nomen mihi est Mark) 2016-07-25 12:59:00
好 就戰他 期待他再回你的文
作者:
kudo0930 (我最喜歡小安寶)
2016-07-25 13:05:00這個是很明顯的造謠 會被騙的也是智障 不用在意啦XD
作者:
mynewid (before sunshit)
2016-07-25 13:11:00不要打太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