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定不正.
2. 肥宅感同身受.
3. ____鬼父表示:
4. 日本人真變態.
5. 原來幼稚園是嫌惡設施啊, 難怪日本房價跌慘了.
6. 作者想打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____出版........
1.媒體來源:
風傳媒
2.完整新聞標題:
「不想看到小孩!」為何7成東京鄉鎮想趕走幼稚園?心理學家一語道破社會悲哀
3.完整新聞內文:
榎本博明 2016年07月25日
現在的空地都成了停車場,馬路也都被汽車給占據,
以往小孩們可以隨意出入的遊樂場所已經消失了(圖/ajari@flickr)
現在的空地都成了停車場,馬路也都被汽車給占據,
以往小孩們可以隨意出入的遊樂場所已經消失了(圖/ajari@flickr)
說到幼兒園,大家通常會想到小朋友們在裡頭快樂地玩耍吧?
不過現今的幼兒園卻不斷收到附近住戶的投訴,說「裡面的小孩太吵了」。
NHK的《早安日本》(二○一四年十月九日播出)和
《今日焦點》(二○一四年十月二十九日播出),
都曾報導過這類問題。也因為這兩個新聞節目,
全國住在幼兒園附近的居民相繼提出學童太過吵鬧的投訴,
甚至有些案件還發展到了訴訟的程度。
此外,也有很多人抵制在居住環境附近設幼兒園,
因為他們認為不只是兒童會發出噪音,就連家長前來接送時,
大量的汽車和腳踏車也會造成當地交通堵塞。
另外,前來接送的家長禮貌不足也使居民感到憂心。
換句話說,當地居民好不容易在安靜的住宅區落腳,
但幼兒園的出現卻讓他們的生活環境受到干擾。
根據二○一四年九月在東京都發表的調查報告顯示,
東京都有約七成的鄉鎮市區曾對幼兒園的噪音提出投訴。
據說曾有居民因為噪音,直接前往幼兒園大聲訓斥。
面對這些投訴,幼兒園也只好限制兒童只能在教室外遊玩。
此外,不只是在傍晚前不准兒童待在室外遊戲區,
只要幼兒園一收到相關投訴,學童們就只能一整天都在室內活動。
有的投訴甚至表示不想看到任何學童的身影。
但最誇張的是,有些幼兒園真的會將這種投訴聽進去,
結果全日都將教室窗簾放下。
雖然這種投訴讓人難以置信,但某些住在幼兒園周遭的居民,真的會提出。
當然,我也知道有些人確實不喜歡小孩,只要聽到小孩的聲音就會感到煩躁。
但是,幼兒園充滿小孩的聲音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
因此對幼兒園投訴「小孩吵死了」、「我不想看到小孩」等,
只是反應過度而已。
在以前,街區四處都可以見到孩子。只要是住家附近的空地、道路,
一定都會聽到小孩的聲音。只要走出家門一步,也會看到正在遊玩的小孩。
然而,現在的空地都成了停車場,馬路也都被汽車給占據,
以往小孩們可以隨意出入的遊樂場所已經消失了。
基於這個原因,我曾在自治會上反對為了優先禮讓汽車,
而禁止小孩在停車場附近遊玩的提議。
只是我的這種看法畢竟算是少數意見。
現在的小孩,想玩耍時就只能在家裡玩電玩,
即使出門,大多也都是上安親班和補習班。會在自家附近遊玩的小孩明顯變少了。
對現代人來說,小孩成了在生活環境中較為少見的族群,
所以居民們對小孩的嬉鬧聲自然就會欠缺寬容。
雖說如此,但對於幼兒園的投訴,我們也不能全部視為投訴者欠缺寬容心。
我曾因為工作而接觸一陣子幼兒教育,
當時常常聽到關於家長缺乏禮貌的話題。
對幼兒園的老師來說,比起要求孩子們保持安靜,
讓媽媽們保持安靜反而更棘手。
此外,也常聽說一些小學生不理會老師的勸導,任意大吵大鬧。
這也許是越來越多家長習慣放縱孩子和自己、沒能落實禮貌教育的結果。
從這一點看來,投訴幼兒園的噪音,也許不是中老年人們一時的心血來潮。
我認為在確認這類問題時,雙方最好不要反應過度,
應該冷靜、互相理解,試著尋求妥善的解決之道。
作者簡介│榎本博明
1955年生,心理學博士,東京大學教育心理學系畢業,
曾在東芝市場調查部工作,後為川村短期大學講師、
美國加州大學客座研究員、大阪大學研究所副教授。
目前是MP人間科學研究所的老闆,以心理學為基礎,
進行企業培訓和教育演講。著作多從心理學角度探討社會問題,
如《「對不起」的國家》《「高高在上視線」的結構》
《病態愛自己的人》《淺薄卻自信十足的人》
《小霸王上司的時代》等書。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goo.gl/Nd2E4p
5.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