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obel777 ()》之銘言:
: 李家同嘆國中生怎麼了? 把希特勒當希拉蕊
: 李家同說,他創辦的博幼社福基金會,最近因此創設「國際觀檢測網」,每次點進去都會
: 出現10道題目,例如尼克森、翁山蘇姬是哪國人、做過什麼事,並提供詳解;博幼另有國
: 際新聞周報及國際新聞事件特別報導和國學常識檢測網,詳見博幼首頁(
: http://www.boyo.org.tw/)的「免費教學資源」。
: 李家同感嘆,不只青少年,整個台灣社會都缺乏國際觀,這和媒體有很大關係。聯合報現
: 在每天還有全版國際新聞,反觀電視卻很少播國際新聞,整個國家對國際事務也沒多大興
: 趣,「但美國學生恐怕也好不到哪裡去。」
我高中和國中時曾被一個問題困惱過, 就是生物老師告訴我細菌是植物,
而且幾乎大小考試必考, 原因是因為細菌有細胞壁. 而植物定義就是有細胞壁.
那個時代, 網際網路還只是大學裡面的玩具, 電腦也不是家家戶戶都有的東西,
而且, 你能拿到的資料, 還是以考試為導向的參考書為主, 就算多看了牛頓雜誌,
這些雜誌也不會有細菌就是植物這一類的文字. 那個時代,
老師就是資訊唯一的提供者, 老師處理資料與學問的態度, 很大程度會影響學生,
嗯, 想求知而不得其門而入時能應用的技巧.
這個答案其實我一直而且一點都不滿意, 因為他媽的只要眼睛沒有瞎,
腦袋沒有燒壞, 都知道細菌他媽的跟我們常見的植物有多大的不一樣.
後來, 上了大學, 讀的是 Campbell Biology, 思緒豁然開通,
這百年來的科學進展, 早就已經將細菌獨立出去自成一個分類.
這不過才只是考完一個聯考, 從部定課本到原文書的差異.
故事還沒有結束, 我不過只是換個課本而已, 腦汁就被換過一遍.
更糟糕的還在後頭, 網際網路在 2000 年後變成國民基本配備,
Google 變成是大家抄作業, Copy $ Paste 的標準配備,
甚至是一開啟 IE 的桌面後, 出現的首頁. 在 Google 上查到的東西更是傻眼.
動物與植物兩界說是林奈當年的分類, 最早出現在他 1735 年的 "自然系統",
林奈死於 1778 年, 恕我這裡罵個幹, 他死的時候連人類都不完全認識細菌,
他分類成個鳥那就算了.
1866 年, 在累計足夠多的觀察後, 德國科學家認為細菌, 藻類,
真菌和過去不一樣, 提出原生生物界的看法, 一百年後的 1960 年,
生物化學進展, 和電子顯微鏡進展, 正式提出廣為生物界接受的五界分類.
1994 年我練習的生物考題還是在考細菌是植物. 生物老師還在強調考分類學時,
這是熱門題, 因為有很多分子工程都靠細菌來的. 一定要知道細菌是植物.
我一點都不意外李家同說希特勒是德國人.
很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或者是還沒有累積足夠的證據, 但這就是我們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