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拉近與傳統距離 陸民眾刻意寫繁體字

作者: GPR70 (萬季拉)   2016-12-19 13:50:59
1.媒體來源:
聯合
2.完整新聞標題
拉近與傳統距離 陸民眾刻意寫繁體字
3.完整新聞內文:
在中國大陸這個曾經大力破壞傳統的國家,近年來茶藝課、書法課受到歡迎,還有些人會
刻意寫繁體字。有民眾表示,這是對社會太追求物質發展後的反省。
中國大陸1950年代提出「漢字簡化方案」,並曾在1966年到1976年間推動「文化大革命」
,號稱要打破一切舊的思想、風俗、文化、習慣,造成對傳統文化嚴重破壞的災難。
上海一名小學老師沈文華告訴中央社記者,她和在報社當編輯的先生平時會盡量寫繁體字
,而且用鋼筆代替原子筆。她曾一度無法理解為何要將漢字簡化,但後來能體諒這是為了
「有助於普及識字教育」。
據她觀察,20到30歲的年輕人裡,也有這樣「復古」的文化圈,有意識透過書寫拉進與傳
統文化的距離,這樣的人群雖然不多,但正在增加。
上海渡口書店老闆高路近來開設了「在漢字的王國」的書法課,不同行業的上班族利用業
餘時間,每週一次聚集寫書法,也就是寫繁體字。
高路說,漢字是傳統文化的鑰匙,可以連結到字的來源、詩歌和審美等,非常重要,所以
她另闢新徑讓大家寫字,透過參與書寫,一個人就投入了精神世界。
她說,古體詩歌的簡約「非常厲害」,像「床前明月光」這樣簡單的句子,即使已經被說
爛了,反覆讀仍有無窮的味道。
她認為,現代人的生活和傳統文化隔絕,其實很可惜。「現代人的生活很窄,就是手機,
和一切都有隔膜」,而人的能力應當是掌握工具,「用手機調動大腦的部分太少」。
如果寫書法的活動讓人與「知識分子」相聯結,那麼,與喝茶相關的活動或許讓多數人覺
得更為親切。
來自台灣的郭亞珊在上海教茶道已經第7年,就她觀察,7年來,上海地區的茶工作室和飲
茶會所大概增加了20倍以上。
跟她學習茶道的學生平均年齡約35歲。郭亞珊說,學茶道的理由主要是「想充實內在,尋
找安定的力量」;也有人因為真正愛喝茶,而享受茶道的過程。
甚至有旅居德國的大陸人回國時就跟她學茶道,再介紹給外國朋友,「很有自己文化的光
榮感」。
外界認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台後高調紀念孔子帶動了重視傳統。沈文華則說,民間對
傳統文化的看重,是「當物質發展後,人必然會去想文化的根」,不是官方主導能影響的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udn.com/news/story/7332/2177104
5.備註: 廠廠廠! 說個笑話! 通商寬衣
作者: member7023   2016-12-19 13:51:00
台獨人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